#葉郎每日讀報
▼ 1.《Tenet 天能》全球票房近三億美元,即將開始賺錢
│
上個週末為止《Tenet 天能》全球票房已經累積近三億美元,距離回收拍片成本只剩下約一億美元票房左右的距離。加上下一個競爭對手《Black Widow 黑寡婦》已經撤退至遠方,預計《天能》很快就能在電影院通路打平並開始賺錢。不過美國票房目前仍是平庸的4120萬美元。Warner 仍在苦等向來對 Christopher Nolan 電影比較有感的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等大城市的電影院開門營業。有趣的是原本 Nolan 堅持如果傳統電影院無法開門營業,將不會讓當地的汽車電影院放映《天能》(以捍衛傳統電影院的生存),但最終仍然妥協。他的妥協立刻呈現在票房上,包含洛杉磯的一家和舊金山的兩家汽車電影院相繼闖入全加州票房前三名。另外,直到目前為止 Warner 仍只願意公佈片面數據,拒絕按照慣例將每日票房上傳到各片商使用的 Comscore 平台上。而有樣學樣的 Sony 也同樣繼續拒絕上傳他們家的詳細票房。
(報導原文:https://bit.ly/2GdfwHN、https://bit.ly/3ibEuob)
│
│
▼ 2. 《Borat 2 芭樂特2》的詭異片名曝光
│
Sacha Baron Cohen 秘密拍攝完畢並已經對特定觀眾秘密放映過的《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續集,近日終於向美國編劇工會登記片名。雖然編劇工會很快就將資訊從網站上移除,但還是被眼尖的媒體記者一字不漏地抄錄下來。先深呼吸一口氣,因為片名一樣很長:《Borat: Gift of Pornographic Monkey to Vice Premiere Mikhael Pence to Make Benefit Recently Diminished Nation of Kazakhstan》。綜合這個片名的資訊和最近的媒體報導,芭樂特這回鎖定的目標顯然是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美國總統大選(以及在片名中被指名道姓的美國副總統 Mike Pence),甚至還有報導具體指出會談及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和去年暴斃獄中的好萊塢性販運頭子 Jeffrey Epstein 之間的關係。該片上映日期等資訊仍然還沒有消息。
(報導原文:https://bit.ly/30ewwUS)
│
│
▼ 3. 為什麼有些經典電影仍然在串流宇宙之外
│
華爾街日報的這篇報導回答了我們長久以來的問題:為什麼有些經典電影比如 Mike Nichols的《Silkwood 絲克伍事件》、Spike Lee 的《Jungle Fever 叢林熱》或是 Peter Bogdanovich 的《Mask 面具》,在數位平台上永遠找不到?常見的原因是原本電影中使用的音樂版權如果要上串流必須再授權一次,而有些昂貴的歌曲真的會不敷成本。特殊一點的原因則是像 Woody Allen 導演因為個人爭議因素而使得版權流通變得比較困難。然而最常見的原因還是真的找不到版權的持有人,尤其是那些在網際網路之前就存在的電影。「踏破鐵鞋無覓處」這個古老的詞語居然可以用在許多串流平台的版權部工作人員身上。特別是像 MGM 這樣曾有過多次財務困難的老片廠,許多版權已經不知道在外面流浪了幾手。 文中以《絲克伍事件》為例,根據該片過去的藍光發行記錄推測版權即可能仍在當年併購製片方 ABC 的 Disney 集團手上,然而該片之所以仍然在串流宇宙之外,則可能是 Disney 認為還要洽談三位老牌藝人 Meryl Streep、Cher 和 Kurt Russell 的重播費談判太過麻煩,才決定暫時冰凍起來。只能期望疫情導致的串流片源荒會使這些經典電影有機會從冰箱拿出來微波解凍。
(報導原文:https://on.wsj.com/33b1teJ)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
 ̄ ̄ ̄ ̄ ̄ ̄ ̄ ̄ ̄ ̄ ̄ ̄ ̄ ̄ ̄ ̄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ilkwood 在 AJ 談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
《絲克伍事件》改編自真實事件,主角Karen Silkwood 是位活潑開朗有時迷糊粗心的核能燃料公司操作員,平時和好友Dolly 以及男友Drew 一同生活。有天因一時輕忽忘記帶手套進實驗室而直接被核輻射污染,被公司強迫全身洗清並且要求長期驗尿檢測體內污染量。因為此事件的發生使得Karen 開始留意公司內部的員工健康問題,開始關心核能問題,並對汙染進行調查。但是她的勇敢行徑,卻使得她原本的平靜生活起了變化。
⠀⠀⠀⠀
電影不走傳記電影經常使用的壯烈、名言佳句大噴發路線,反而專注於Karen 的生活瑣事,一步一步慢慢建立她的性格,以及她週遭的人事物。這樣的手法讓電影更充滿人味,而不會被激烈的抗爭語言所蓋過。而全片最讓人不捨的部分莫過於是結局的設計,一開始先給觀眾溫暖和平的起頭,搭配充滿希望的福音Amazing Grace,讓人以為故事會有圓滿結局。結果編劇在此玩了一個轉折,使最平靜的聖歌變成最殘忍的輓歌,更讓Karen 原本就不明的車禍死因顯得無限悲戚。
⠀⠀⠀⠀
Silkwood | 絲克伍事件 (1983)
類型:劇情
🎈R2D2
⠀⠀⠀⠀
⠀⠀⠀⠀
👉🏻🎥更多AJ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ajxcinesteampunk
👉🏻📋或是想看看推薦電影清單:
https://www.instagram.com/ajxcinesteampunk/
想看最新的🎬AJ電影資訊❗️請把『追蹤中』調成『搶先看』❗️
(🚩在粉絲專頁封面圖下方)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yrSR5JGh8⠀⠀⠀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s #Films #Silkwood #絲克伍事件 #MerylStreep #Cher #KurtRussell #梅莉史翠普 #寇特羅素 #雪兒
silkwood 在 二本貓 UrbanC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較其他樂團,聽 #二本貓 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多以平靜細膩所安排的節奏與旋律,整體而言是一個能聽得見個人細節及整體感染力的樂團。
觀眾如果能感受到音樂中的設計性,將是件有收穫的事,而二本貓樂團的特點正是穩然有序地進行編曲的營造,樂手的眼神裏藏著決不可滅的默契意志,確保他們的偉大計畫正進行中,因此歌曲想傳遞的個性與面貌,在前奏時已猶然而生,無一點空隙,僅待主唱的聲線繼續情緒,讓聽眾聽著故事,聽著主唱明確的訴說當下,即便,他們的語言及創作題材多元,也仍令我們最後能擁有那歌的記憶、郎郎上口著、且感同身受。
歌曲尾端自由哼喊,其實是喉中竄出啞嗓再升上去的溫柔迂迴,主唱假音的停頓與語氣細微度很令人過癮;我想她的聲線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當她唱著:「我們都是一樣快樂快樂走著,我們都是一樣煩惱煩惱跟著,我們都是一樣不同不同跳著,我們都是一樣噗通噗通找著」的這一刻,才曉得我也是一隻貓,在城市裏尋獲真正的自由的那一種貓。
獻給 二本貓
#SilKWood
#絲木
#吳竹"
|
|
謝謝吳竹女神
寫給我們的字
給我們的愛..
by大哭大笑的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