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廚房的第一頓晚餐,就煮高山娃娃菜。
在福壽山農場跟朋友推薦、已買過幾次、非常可靠的攤家買菜,她的攤位只剩最後一點點尾聲的蘋果了,其他都是高麗菜乾與蘿蔔乾,我說我想買娃娃菜,她推薦我買隔壁攤。
只見超大顆的娃娃菜占滿整張桌子,一半沒有包在葉子裡,就像在一般市場看到的那樣,只是隨便都三倍大;另一半是包在層層葉子裡,看不到娃娃菜本身。老闆娘說,有穿衣服的一斤30,沒穿衣服的一斤40,你要哪一種?
我沒想太多,就說那我要沒穿衣服的。結果旁邊一個也是遊客的大叔聽了說,唉呀你這都市傻孩子,當然是要買有葉子的啊,這葉子剝下來就是芥菜,可以煮湯,還比較便宜欸。
我這才恍然大悟,對耶,那就是芥菜啊。
好的,那老闆娘,我要三顆 ( 我一顆、比媽家一顆,同行但不在場的朋友一顆 )。每一顆都夭壽大顆,可惜我忘了先拍照再煮,三大顆秤起來總共240元,但我看每一顆都足夠讓兩個人吃四次吧,好便宜噢。這三顆加上四人份的行李,把車子行李箱塞的滿滿的。
平地不比山上涼爽,蔬菜沒那麼耐放,一回到家當晚就先把外層的菜葉剝下來,沖水泡水洗乾淨再瀝乾,裡頭的娃娃菜也分切分包好,全部冰進冰箱,這樣才放的久。
今天早上先熬了雞湯底,另加一支帶骨雞腿肉塊,為了增添鮮味,湯底還加了干貝干、小魚干、昆布和老薑數片。雞腿塊要先燙過,下鍋後不要煮太久,大約半小時就夠了,可以先熄火加蓋悶著,要上桌前再重新加熱,加入芥菜葉,煮滾就行。
有這樣一鍋鮮美的湯做為主菜,其他菜就隨意。昨天比媽給了我一盒猴頭菇,要我煮煮看,第一次煮不曉得該如何下手,就加了一些義大利綜合香料與橄欖油烤了;在微風超市買到好像是新品種、據說不辣反甘甜的辣椒,用金網慢慢烤,好吃極了,下次要再買;其他還有涼拌鱈魚肝和冷豆腐,都是餐桌常客了。
好滿足的一餐,除了猴頭菇的味道我們不是那麼愛之外,每一道都好好吃噢,我一邊吃一邊不停誇獎自己,我怎麼這麼會煮啊,我對面的人白眼翻不停,但即使這樣,還是無法反駁我呀。
飯還是自家的好吃。
高山娃娃菜怎麼煮 在 Peggy's 陽光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餐風景~雞肉丸子好幾吃
厚肉片蛋炒飯
白灼芥蘭花
鹿尾菜/柚子醋海帶絲
婆婆做的韓國泡菜
雞肉丸娃娃菜蘿蔔湯
冷泡高山烏龍茶
天氣這麼冷,怎麼可能少了自製的雞肉丸子火鍋,早就應觀眾要求吃上一回了,每年冬天都不知道要吃個幾次。
而每次都多做些丸子備用著,有時菜少了,煮湯時放進幾顆肉丸子,把湯料弄的豐盛些,配著隔夜飯炒的厚肉片蛋炒飯,肉片一樣用敘敘苑烤肉醬醃好,炒出來的炒飯特香,加上現成的小菜搭配,還是吃的哇哇叫!
今天又偷懶成功了!
***
雞肉丸子食譜:
https://peggykitchen96.pixnet.net/blog/post/20793862
以前年輕不懂事,寫的文章很幼稚(好詩)(現在好像也沒好太多),大家就跳過別看前文,我懶得登入去刪除了,那也是年輕過的痕跡,就忍著點往下看食譜吧!
#佩姬的陽光廚房
高山娃娃菜怎麼煮 在 ON y V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台北追星🌟:RAW 2020 Spring菜單🍽❤️
-
Surrounding///
流線型的木頭櫃檯是一眼就能認出是RAW的標誌物般的存在,一進門就有一股木質調的香味跟整個環境非常契合😌。因為訂位時間早,可以看到餐廳還算悠閒的一面。
其實RAW是會配給每一桌一位開始與結束都會出現的服務人員(對~所以意思是中間會換人😂)很認真地說明,餐桌旁的自己拿餐具小抽屜也很可愛。剛進入一個心裡很期待的空間,身體的感官都會被放大,因此有時候會來不及反應跟感受;所以當一開餐後整個節奏有點過快,以致於都上了第一道菜但我酒單根本還沒時間看😭。只好跟服務人員反應後是不是能調整一下速度,不然真的會有一種很趕但又要把程序做完的迫切感,調整完以後覺得幸好有提出來❤️。
(朋友最後也發現怎麼這天比他平常吃其他星級餐廳時間都來得長😆-大概吃了三個小時多一點)
RAW有一本相當吸引人豐富的酒單-品飲筆記🍷,原先配好的wine pairing 有五杯酒,因為怕太飽就放棄只選了自己喜歡的酒單點,勃根地的這支酒很乾淨、清澈的風味跟春季菜單真的很搭😋。
——————————
2020 Spring RAW entrée///
把綠草莓切成片,沿著薄薄的塔皮咬下去裡面是接骨木花的內餡, 冰塊上面淋下的是帶著松針跟茴香的醬汁。綠草莓的酸讓味蕾甦醒,清爽溫和的開胃小點。
放在透明高腳杯裡的冰頭漬(鮭魚頭軟骨)配著黃瓜吃或是咬一口手上的金蓮葉搭著吃都很美味,金蓮葉嚼著嚼著會出現像是芥末般的嗆跟香氣,超級驚豔。用完接著換上的是用剛才吃到的葉跟黃瓜做成油沖上熱湯轉化為熱食的版本,我好喜歡這一道使用同樣的食材但用不同的手法展現,並包含冷跟熱對比的一道,很喜歡這道料理的概念,既開胃又能暖胃,也讓我對後面的餐點更抱著期待🥰。
讓人忍不住莞爾一笑,猶如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外表,要自己用鑷子夾起調配份量的可愛料理。使用好幾種蔬菜燉煮的海鮮凍,以蔬菜為基底的湯汁鮮甜的滋味😋,配上麵包更是完美,讓我聯想到在西班牙吃Pan con tomate的感覺,是我喜歡的菜的前幾名(而且我本來就很喜歡Pan con tomate)。
一直到上了這道菜,RAW招牌的現烤鄉村麵包才出現。比起法棍內在更加柔軟的麵包,外皮烤得酥脆🥺,非常喜歡,搭上混合了蕎麥、可可、大蒜的奶油,好好吃(我是不是太容易被麵包收買了😳🍞)。
被我形容成像是春季菜單形象菜的一道,沒有過多或複雜的料理手法,整體帶來的意象似乎才是這道菜的重點。一邊是白腹青花魚生魚片,一邊是由好幾種蔬菜組合而成的一幅拼貼畫,底下鋪墊著生蠔美乃滋(略帶苦味),說他是春節菜單的形象菜當之無愧🌿。
其實本來聽了新菜單的評論有點擔心,但我本來就是沒在管別人怎麼說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吃過才會知道的個性,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很棒,每道菜都有很多細膩的部分😍。
——————————
2020 Spring RAW plat&dessert///
被形容成法式肉圓的一道料理,外面是西谷米裡面有Q彈的黑豬肉餡,成為亮點的是上菜後才夾上的油漬草石蠶跟玫瑰菇(朋友以為是真的蠶呀一開始還不敢吃🤣);左邊的是黑蒜醬右邊則是味噌奶油醬,整體吃下來有點偏鹹,但黑豬肉的內餡非常好吃😋。
一道有別於以往型態的義大利麵料理,把水蓮跟麵條纏繞在一起,用杏仁奶凍取代了一般的起司帶來了濃郁與黏稠感卻更加清爽,最後搭上的海鮮是來自花蓮壽豐鄉的黃金蜆,新鮮的海味醬汁完美的融在一起。
包覆著苦菊、娃娃菜、芝麻葉、核桃的松露泡泡,底下有芝麻醬,還有成為義大利麵疙瘩的替代品的中式湯圓,從沒想過芝麻跟松露的味道可以這麼搭😳,是比預料中更喜歡的一道料理✨。
最後的主菜是從花生豬腳取得靈感,煎得酥脆的脆皮豬,中間夾著山藥、取代豬的油脂的馬扎瑞拉起司,灑上花椒粉;醬汁則是花生醬、魚子醬跟煙燻油。因為在這之前的菜式口味都不是特別重,所以這時候來一道比較厚重的料理似乎也還算可以接受。脆皮豬本身很香,不需要醬汁也好吃,至於用無花果製成的薩拉米,在這道菜的作用比較模糊,可能是預期可以成為一個解膩的鑰匙🔑。
甜點第一道是使用台灣本土產的台南黃豆,被豆皮包著的豆腐冰淇淋、豆腐、豆腐泡泡在淋上透明的咖啡萃取液,吃起來竟變成像是提拉米蘇的風味感(這是服務人員一開始就點題的,如果沒有特別說可能會對咖啡味道更感到驚喜?😝)
第二道是這次的形象亮點:紅龜粿,甜菜根上色的餅皮內陷是棗泥核桃,不過對我而言把紅龜粿作為ending實在太厚重了,如果是採用這個概念而把紅龜粿解構重新組織的話或許更有趣也更沒有負擔一點,目前的方式無論外貌型態跟口感其實跟印象中的模樣沒有太大不同,然而紅龜粿是足以成為大部分的顧客的共同記憶的存在嗎,我很好奇。另外附上的佛手柑涼糕配上茶高山烏龍茶的葉子榨成的汁反而更吸引我的目光,也似乎更適合當作一整個晚上的收尾。
#RAWTaipei #RAW_Taipei
(以上若有描述錯誤的地方請不吝指教🤲🏻)
——————————
La petite chose///
RAW的2020春季菜單來用餐就贈送的貼紙組,包含了此次春季菜單的關鍵字:花生、紅龜粿、海鮮罐頭、spring,一發出照片好多人都好想要😆。謝謝負責我們這一桌的Lerry認真努力背誦著餐廳的故事,謝謝服務人員特地帶我們去參觀廚房工作的情況,更要謝謝Chef百忙之中抽空跟我們合照(其實當下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來把我們帶過去了,但也可能是托秝彰的福🥺)。
-
我不太擅長寫一些資訊情報類的內容,多半寫的還是以去描述主觀的個人感受為主,有感覺的東西就寫沒有也罷,所以要讓閱讀的人有共鳴其實並不容易,本質上也沒有太大的功能性。曾經跟我有類似習慣的自由撰文者討論過,最後我們都有共識:找資料、統整型的東西我們是寫不好的,不如就去寫我們所擅長的東西吧;而這就是我擅長的東西,並不需要改變只需要繼續寫下去(所以一直很感謝能把文字讀完的你(們))💕。
⚠️圖片文字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請善用分享功能
高山娃娃菜怎麼煮 在 「翡翠娃娃菜」生長於高山地區,特別的外型就像抱了許多小娃娃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2. 煲湯:翡翠娃娃菜熬煮後非常香甜,很適合拿來煮火鍋、燉雞湯。 3. 醬燒:翡翠娃娃菜和肉類、海鮮都很對味,用干貝醬、或是蠔油等調味品悶煮,幾乎怎麼料理都好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