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看好文
雖然把論壇延期了,全員wfh,但MM團隊也沒有停止服務,5月以來也寫了很多篇我覺得很棒的文章,以下分享:
#關於台灣疫情與台股等最新看法:
先說我覺得以目前核酸檢測大多要3天才出來,快篩站還太少,而陽性率這麼高的情況下,疫情要穩還要一陣子。
昨天政府宣布全國進入三級後,研究員立即借鏡了其他國家的經驗與三大產業可能受到的影響。首先,若以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防疫開始升級後至確診高峰平均歷時 2 ~ 3 個月,而疫情管控指數的高峰與新增確診人數的高峰則相差 0.5~1 個月,所以假設樂觀來看,政府快速的作為可能讓這波疫情最快在1個月內獲得控制,但若悲觀來看,疫苗的施打實在是不盡理想,就有可能拖到一季才有機會解除禁令。
而在拆解三大產業上,原材料類股受惠今年 製造業循環,需求至少穩健至 Q3;內需消費類股為疫情最大受害者,所幸有去年低基期保護;電子類股則反而有機會因本次疫情,而延緩市場先前擔憂『重複下單』(Overbooking)的現象。
我們拆解了電子相關產業 Q1 的庫存天數,發現主要以電腦及週邊設備上升幅度最高,『部分的重複下單』狀況確實存在,配合短期的電子循環,原先預計在下半年出現庫存的調整潮。
然而,本次疫情的發生,除了在市場情緒面,股價下跌消化了一部分對 Overbooking 的擔憂。在實體面,若防疫持續升級,則更有可能導致生產端趨緩,進一步消化客戶端存貨。簡單來說,我們認為疫情反而有利於化解中短期庫存調解,延緩 Overbooking 的現象! 這部分在文章當中也提出關鍵指標讓大家確認。
若台股因為這波疫情而適度消化了市場對電子業的疑慮,其實反而是好的,尤其先前觀察疫情以來的有效交易戶數從150萬攀升到380萬戶,成長了150%,籌碼也真的是挺亂的。長期來看,我仍然非常看好台灣基本面,下跌下來都是尋找好公司的好時機。
看研究員Vivianna/ Jat 的台股文章 (5/19) > https://pse.is/3gzgks
看研究員Vivianna的台灣產業文章 (5/12) > https://pse.is/3gw4bt
-----
#關於原物料Supercycle等最新看法:
先前就有提及,今年上半年走製造業循環向上,帶起的同步是通膨概念股與原物料的噴出大漲,無論是能源、金屬、農產品..etc, 搭配缺工缺料等題材,電子相關的報價也全線上漲,開始有一堆文章在探討現在開啟了極難得的「原物料超級循環」。
MM研究員研究了150年的歷史,至少發生過四次原物料超級循環,每次循環(牛市+熊市)的長度平均大約為 30 年,而多頭上升時其分別是1898~1917,一戰收尾,1933~1947 ,二戰收尾,1971~1980 ,石油危機,到1999~2011,金磚四國崛起。可以看出四次原物料的超級循環上,多以強勁需求拉動作為開頭,並在供給發生嚴重短缺(戰爭、石油危機)的情況下達到高峰。有趣的是,原物料多頭循環的時間點大致與先前提及的生產力循環錯開,現階段較像是處在生產力循環,而非原物料循環上。
本波原物料的上漲較像是如同2009~2011的那波經濟復甦段,漲的是當疫情過後需求復甦,但受到了許多國家疫情尚未完全恢復而使供給端中斷所影響,如反聖嬰現象、乾旱危機衝擊農產品供給 ; 南美智利 銅礦 輪番面臨疫情、罷工隱憂 ; 中國唐山祭出限產禁令,鋼鐵 價格飆漲 ; 更不用說,缺船、塞港等問題所造就的航運業牛市。但如果你將S&P高盛商品指數/S&P500,你會發現相比先前兩伊戰爭或金融海嘯前的那波原物料漲幅,本次的比值還在歷史最低水位。而若走復甦段的原物料上揚,最終還是會因供給恢復而出現顯著滑落。
看研究員Jason原物料大循環文章> https://pse.is/3hmzfj
此外,推薦農產品9個多月以來,黃小玉的年報酬漲幅達驚人的40%~100%,研究員再次分析5/13 美國農業部公布新一年度 2021 / 2022 全球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開始從中看見,在價格如此高檔下,新一年度開始吸引農民種植,報告因而皆上調黃豆、玉米、小麥的年供給量。當然需求還是很強勁,但在新一年度的供需缺口已開始看到縮小的訊號了,勝率因而降低,下半年的黃小玉若要再創更高的漲幅,需要額外氣候又出現問題了。
而同樣大漲的鐵礦砂上,我們則推出下半年的三項主要的圖表,包含製造業與鋼鐵庫存的週期,還有密切關注近期開始滑落的中國貨幣供給增速。
看研究員Eva、Jeff 農產品文章> https://pse.is/3gumfk
看研究員Dylan鐵礦砂文章> https://pse.is/3hjkle
-----
#關於最完整的拜登財政方案:
拜登「重建美好計畫」在 4 月底全數公布完畢了,提案分為兩大項目:
1. 2.25 兆美國就業計畫(基建),搭配美國製造稅收計畫(企業稅)
2. 1.8 兆的美國家庭計畫,搭配美國稅制改革計畫(富人稅)。
大政府的民主黨沒有停止川普時期的大發債的狀況,不過做法有些不同。川普發債主要買家寄望的是聯準會,川普在任時間發了6.9兆的債務,聯準會就cover了近2兆,佔比從23%上升至29%,但拜登所期待的發債應仍是朝向增加海外央行購買的比例 ( 民主黨慣用手法 ),此外,在解決財政赤字上,也不像川普運用降低貿易逆差來cover
( 大打貿易戰 ),而是改為課徵企業稅。
我最喜歡本篇報告的在於分析企業稅與富人稅可能造成的影響方面,詳細拆分出美國五個級距的家庭收入與儲蓄,可看出中間級距年收入52,431以上的家庭才會開始有儲蓄,而課徵富人稅只佔全體人民的0.3%,卻能將儲蓄的財富移轉至會進一步消費的弱勢家庭中,相當於財政影響的未來 10 年,增加了 8000 億的移轉性收入。( 拜登後援還是挺不賴的 )
不過提醒大家這份4兆的「重建美好未來」計畫和上半年1.9兆的「美國救援計畫」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後者的效果是直接灌入現金給民眾,產生的效益是立即性的。但下半年的4兆計畫就算通過,也是預計歷時8~10年才會花完,也就是說,今年中後,支撐美國經濟的不會是這4兆計畫,在經濟轉為擴張後,財政與貨幣的支援會從原先的主導性轉為輔助性質,甚至開始減少 ( 購債 ),而美股要持續向上的關鍵,就要回到實體就業的復甦上。
看研究員Ryan的財政文章> https://pse.is/3gllse
-----
其實靜下心想,我們已經領先好多國家超過一年的時間,現在讓我們慢下來、靜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部位,找尋真正值得投資的標的,也重新檢視現在在做的選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用這個角度想是不錯的。疫情間一起加油吧!
預告:下週發布月報、近期的研究包含 13F最新報告、生產力循環與科技巨頭帶出的五大趨勢、重新運算景氣循環下的最佳配置等。
#我們是財經M平方
#圖表與部分文字均出自MM研究員文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財經m平方13f 在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MPodcast #立即訂閱
長債殖利率升破 1.5%!股債反轉時間到了嗎?
立即收聽:https://user121245.psee.io/38k766
年後至今市場波動較大,M平方有好多東西想跟大家分享,這集Podcast將拆成兩個主題,內容也是乾貨滿滿,敬請期待!
上週WTI油價來到 63.2,10 年期美債則上破 1.5%,雖然迎來一波股市回檔、股債殖利率差翻負,從哪兩個角度切入,我們認為 #股優於債趨尚未改變?第二個主題想和大家聊聊各大機構的 13F 持倉報告,從各大機構公布的資產配置、加減碼變化,我們觀察出什麼端倪?如何從中尋找聰明錢流向?
【EP.25 重點搶先看】
📌 長債殖利率升破1.5%!股債將迎來趨勢性翻轉?
📌 為何是1.5%?如何從原油看通膨?
📌 13F專區上線!最完整分析就在這!
長債殖利率逼近 1.5%,股債反轉點是否將至?
https://user107199.psee.io/3ccu6k
最新 13F 持倉報告,從 500 間機構找「聰明錢」流向!
https://pse.is/3cfprt
----------------------------
如果你喜歡這集 Podcast 內容,也歡迎留下五星評論給我們鼓勵唷
Apple Podcast:https://user121245.psee.io/38k766
Spotify:https://reurl.cc/2bzNZ9
SoundOn:https://reurl.cc/jq3a1L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XeqpVD
Castbox:https://reurl.cc/jqWqAm
KKbox:https://reurl.cc/WERy1k
財經m平方13f 在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 13F 持倉報告,從 500 間機構找「聰明錢」流向!
https://pse.is/3cfprt
2020 Q4 13F 持倉報告全數公佈,財經M平方從兩個維度切入:
#廣度 — 分析 5,000 份 13F 持倉報告,找出大型投資機構的整體核心持股
#深度 — 細究 13 間市場高度關注避險基金,交叉比對持股動向與相似名單
------------
#我們發現
1. 最多機構持有標的還是以 Big Techs 為主
2. Q4 加碼部位集中在 3 大類股
3. 兩大新創產業的 IPO 類股與 SPAC 竄起
4. 持倉類股報酬率 PK 大盤誰輸誰贏
M平方研究員統整百萬筆資料找到 Insights,都在最新獨家報告中
https://pse.is/3cfprt
你也可以直接看 13F 動態圖表
https://www.macromicro.me/13f
----------
中國春節就地過年,不影響經濟強復甦趨勢!
https://pse.is/3cv77rhttps://pse.is/39gn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