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違章女生lalaland是書展的延續,
也有我們的推薦書單。
年前就預錄的一集,意外搭上鳳梨浪潮,
容我以澄波與鳳梨覆蓋這回合。
我的推薦書單並不全是新出版的書,
其中一本是2019年出版,
潘家欣的《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大寫出版 Briefing Press
前陣子去看《不朽的青春》展覽,回家又翻起這本書,
我對臺灣美術史並不熟,
本書以輕鬆活潑又有深度的方式談各個藝術家,
並為每個藝術家配一道菜,食譜還寫得非常詳細。
真的是寓教於樂,好玩又好吃。
並不意外的,陳澄波篇章的菜色是鳳梨苦瓜雞。
食譜步驟中說,因為這章太苦了,所以就不汆燙了,
要苦一點才夠味。
關於藝術家的故事,還有其他推薦,
請聽本集,連結放在留言處。
本集書單:
小光推薦: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潘家欣。大寫出版。
引路者。谷口治郎。 大塊文化
阿媽的女朋友。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顏訥推薦:
暫時先這樣。陳沛珛。 大辣出版。
卡卡女性主義。J. Jack Halberstam。手民出版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百靈果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百靈果News/無料福利社 頻道:http://bit.ly/25wWa2h 每周日晚上六點鐘 全國廣播FM106 收聽百靈果news 聽聽Kylie跟Ken 用輕鬆的角度分享國際新聞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蘋果:http://...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臺南愛讀冊|第15集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將閱讀與美食融為一體 ...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 探索|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推薦]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要發起一個挑戰!#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今天是 台北國際書展 原訂的開幕日,謝謝主辦單位體諒防疫需求,改成在線上舉辦書展。雖然連續兩年沒有實體書展可以逛,實在有點可惜,不過我們還是要買書、看書,一起來支持多元又自由的台灣出版業!
以下是我的新年購書清單: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衛城)
✅太平洋的多重歷史:大洋、土地與人群(原民會、文化部)
✅庫德的勇氣:庫德族人追求和平與獨立的故事,以及一段跨國界的台庫情緣(八旗)
✅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廖建華影像工作室)
✅老屋顏與鐵窗花(馬可孛羅)
✅台灣早餐地圖(聯經)
✅風起台灣 Be Sky Taiwan(大塊)
✅大海的一天(大塊)
✅女子山海(大塊)
✅通往世界的植物:台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春山)
✅採集人的野帳(第一集,蓋亞)
✅滬尾畫帖:淡水古蹟擬人誌(蓋亞)
✅大井頭放電影:台南全美戲院(遠足)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大寫)
-
我也要特別謝謝作家陳柔縉女士,前陣子寄來新出版的小說「大港的女兒」。這本小說以高雄港為舞台,透過女性的視角,細細刻劃出近代台灣的百年流轉。非常推薦大家讀讀看!
-
防疫期間,避免人潮群聚,買一本好書在家看,休閒又能充電,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下一棒請 唐綺陽占星幫 接力。
#團結防疫好過年
📖買冊讀冊好過年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到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藝術史展覽大排長龍,想起潘家欣老師的這段話。長路漫漫,但還是有許多人在努力。
#舊文重溫
#據說今天延長到八點
--
身為美術老師的潘家欣,在新書《藝術家的一日廚房》中,用輕鬆詼諧的口吻,介紹了臺灣史上二十六位應該被記得、卻時常被遺忘的藝術家。在序言中,她這樣解釋自己的寫作理念:
「本書後來大致定調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近代藝術家書寫,書中收錄的美術家出生時間最早從1871 年開始,最遲的則出生於1920 年。他們出生、成長期間,正逢日本現代化、臺灣被殖民的過程,也經歷了二次大戰,親見國民政府來臺後的屠殺戒嚴,無論是生活模式、語言、國籍、政治意識的轉變,都是天翻地覆的一代。」
「政權環境的劇烈更迭,激發美術家思考自己是誰、從何歸屬?生命輕如鴻毛,而那些沉重不堪、那些絢麗美好的,我們又該如何去記憶、去思量?這段近代史脈絡,形成臺灣創作意識的重要養分。美術家的創作,是為自己的一生、也為時代留下註腳,而我們何其有幸,可以欣賞到這些心血結晶。」
「我試圖以時下流行的次世代語言來闡述美術家生平、轉譯生硬的專有名詞,作為通俗讀物,本書的書寫方式並不如學術論文那樣隨時註明出處,而是將參考資料統一放在最後章節,為求生動活潑,更增加了許多趣味性的口語,所以讀者在閱讀這本美術大補帖時,不妨想成是某一種形式的說書。」
「我傳述的故事雖有所本,但是因為經過轉述再轉述,故事便會添加許多血肉、生出更多羽毛來,如果因為這本書,使你對其中的藝術家產生好奇、開始去追尋一路留下的線頭,如果你也因此而念念不忘,這本書的目的便達到了。事實上,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經過家屬指正,內容也修補了一些過去專欄書寫的闕誤,讓我驚覺還有大片空白亟需彌補,更有許多畫家資料散佚待尋。我期待更多讀者的迴響、更多補遺與修正,繼續拼湊那段破碎而豐富離奇的藝術史頁。」
「是的,這段歷史非常離奇,藝術史與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作為殖民地的臺灣,卻因為殖民母國的建設,意外搭上了亞洲近現代化的高速列車,並且在極短時間之內,迸發出極為驚人的創作能量。而當時的臺灣畫家,心中懷抱的夢想,不只是成就個人在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而已。雖然畫家彼此間多少有些競爭意識,但是大多數人更秉持要全體『共好共榮』的憧憬。我們讀了那麼多西洋藝術經典,但可曾看過一整群藝術家互動如此親密、相知相惜的盛世?又何嘗讀過如倪蔣懷那樣捨己為人的偉大故事?」
「講得俗一些,這就叫做先人風範。」
「再說一個笑話:十多年前,吾友陳允元棄法律從文學,他說要去念臺灣文學所,當時幼稚的我大吃一驚:『蛤?臺灣哪有什麼文學?你頭殼壞掉啦?』」
「很好笑吧。那就是十二年……不、十六年來國家教育給我的視野:文學只有中國文學、美洲文學、歐洲文學,臺灣是沒有文學的。」
「可是真的嗎?」
「同樣的,我知道現在隨便路上抓一個人,問他什麼是臺灣美術?路人的反應仍然還是:『蛤?臺灣美術?』如果遇到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可能會講出朱銘,看過電視劇《紫色大稻埕》的人還可以說出個郭雪湖(然後口誤說成郭雪芙這樣)。不過,講到西洋美術的話,隨便一個臺灣民眾都可以說出畢卡索、達文西、梵谷,有些人還知道羅丹。」
「我想說的是:故事沒有經過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的傳頌,那就不會成為經典。」
「我們這一輩人,應該要如地毯式轟炸那樣去推廣臺灣美術,應有一千個作家去寫陳澄波,要有兩千個老師在學校裡談顏水龍,要有三千篇網路文章分享〈恐怖的檢查〉,戶外教學應走訪三峽清水祖師廟、郭柏川故居或是李梅樹紀念館。讓臺灣近代最重要的藝術影像,如同世界名畫〈蒙娜麗莎〉一樣,普及深入眾人的視覺記憶地圖,讓故事鮮豔地活下去吧,一代又一代。」
*潘家欣,《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大寫出版,2019。
*▎博客來 ☞ http://bit.ly/2XRW5LL
#說書 #閱讀日常 #藝術 #歷史記憶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百靈果News/無料福利社 頻道:http://bit.ly/25wWa2h
每周日晚上六點鐘 全國廣播FM106 收聽百靈果news
聽聽Kylie跟Ken 用輕鬆的角度分享國際新聞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蘋果:http://goo.gl/k9qXxb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cafreeteria
Spotify : http://goo.gl/QZ1u6j
也可以到Instagram 追蹤我們喔: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ailingguo_news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潘家欣
內容簡介:
一部「非典型」+「被遺忘」的臺灣美術史
看臺灣美術運動,如何從臨摹水墨畫、走向獨創風格;潮到出水、出國比賽!
原「方格子」(VOCUS)同名專欄‧增訂完整版。
臺灣美術的文藝復興,多元文化衝擊下的島嶼天光!
★坊間最完整1895~1945全紀錄;
★史上唯一首度130幅原作獨家授權;
★24+2位先驅藝術家用作品說人生故事。
你可明白,這些既熟悉又陌生名字的背後故事?
石川欽一郎──作育英才;臺灣西洋美術的教父。
李石樵──前衛寫實;和村上春樹同樣是長跑迷。
陳澄波──愛妻愛女;具有當時少見的性平意識。
廖德政──溫柔文青;目賭廣島原爆的藝術天才。
李梅樹──吾愛吾鄕;既畫圖又建廟的跨界NO.1。
陳庭詩──抽象現代;《悲情城市》男主角的原型。
該如何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理解──
被大時代遺落的藝壇菁英,他們的重要性與歷史定位?
前輩美術家們的青春,與我們一般無二。但是執著獻給藝術的美好年華,就這麼湮沒在戰亂與典範轉移的時代中……。
時間拉回臺灣殖民時期。日本欲藉著國民教育體系、舉辦畫展等懷柔手段收攏民心,因此由臺灣美術教育的靈魂人物──石川欽一郎,開啟了臺灣美術史的序幕。由黃土水作為赴日習畫第一人,並陸續由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李石樵、陳澄波、李梅樹、郭柏川、陳德旺、洪瑞麟、廖德政等人前往「內地」學習繪畫,充分奠定了臺灣美術運動的堅實基礎。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
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
為重拾這段空白的藝術史,本書仔細爬梳日治時期至臺灣光復後這些美術家的生平;深入剖析其創作風格與歷史定位,還原當時藝壇的真實樣貌。同時與台菜的色香味相集結,勾勒出令人臆想近百年前的人生餘味,向本土先驅創作者曾經燦爛、始終美好的滄浪人生致敬!
透過觀看日治時期藝術家的人生,能讓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瞭解──
我們究竟錯過了多少美學的、歷史的、文化的,甚至飲食的臺灣?
如果陳澄波還活著,我想問他赴日留學最想念的食物是什麼?
如果李梅樹還活著,我想問他最能代表故鄉的美食,可是金三峽牛角麵包?
如果郭雪湖還活著,我想問他自習學畫時,往返圖書館路上都吃些什麼?
如果倪蔣懷還活著,我想問他退居幕後,心中又是何種滋味?
作者簡介:潘家欣
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現任美術教師。《職校美術》(育達文化,乙版)作者,曾出版《負子獸》《失語獸》《妖獸》等詩集;2018年主編詩選《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2007年獲府城美展水墨類入選、南瀛藝術獎東方媒材佳作;2009年府城文學獎新詩首獎、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擅長以剪紙、文字、繪畫媒材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創作。現居臺南,過著教學、藝術創作與寫作多軌並行的斜槓人生。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 探索| Facebook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夏日炎炎,身為國粹的珍珠奶茶,瘋狂席捲了日本人的餐桌......說到珍珠,珍珠奶茶是台南人發明的你知道嗎?(一說是台南的翰林茶館,另一說是台中的春水堂啦). ... <看更多>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推薦]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 - Mo PTT 鄉公所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學校沒教的藝術史:用家常菜向26位藝壇大師致敬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3085 讀了幾篇,掉淚雖是用輕鬆幽默語調 ... ... <看更多>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在 臺南愛讀冊|第15集 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將閱讀與美食融為一體 ...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臺南愛讀冊電視讀書會#潘家欣#美食光餐酒館 藝術家 潘家欣將藝術與美食結合,以新世代文學筆觸譜出藝術新滋味!敬請鎖定每晚20:30第3公用頻道「臺南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