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
《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x2本
#文末有抽獎方式
#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
很像是通往靈性道路的
相關實踐心得雜記。
因為裡面的很多章節拆開來,
可以獨立成一本書的知識去講。
作者作為一個對靈性方面有天賦的人,
某天在做了跟神有關的託夢之後,
成為神的轉譯者,
無師自通幫人看手相、
用第六感幫人問事解惑。
書中收錄了一些發生
在她身上的一些小故事、對靈性相關的看法,
還有淨化負能量、
與高我連結的簡單實作教學
是本靈性初學者的好書。
因為我沒有相關的能力,
所以前面作者的啟發經歷,
我就當有趣的故事看。
我喜歡作者雖然個人經歷的部分很玄幻,
如果不是天公之子
大概無法做到像她那樣子。
但她認為靈性可以用
科學解釋並且實證,
像是量子空間、蟲洞、平行宇宙
這是科學家愛因斯坦和霍金都認可的。
這部份跟我的價值觀相同
因為靈性相關看法和教學
真的是五花八門,
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使用腦科學、生理學、數學等
去輔正解讀靈性,
除了可信度比較高一點,
被騙的機率比較少一點。
科學能讓更多人可以使用
通用的規則或公式
窺探其中的奧秘。
#關於死亡的描述
我很喜歡作者關於死亡的一段比喻,
死亡就像是我和幾個人
在客廳熱鬧的聚會,
之後我單獨走入了隔壁的房間,
客廳的人看不見我,認為我消失了,
於是感到難過哭泣。
但事實上我並未消失,
而是在不同的空間移動,
此處不再是彼處的存在,
當時間一到,我又走入了下一個房間,
於是這房間裡的人笑了,
因為他們看見新生命的誕生。
在尋找自我成長的過程中,
我沿著書籍的脈絡前行,
從追求向外訓練技能的成長,
到逐漸往內探索內心的的本質
進而接觸到生死學相關的知識。
看了瀕死經驗的人、好幾個宗教
所形容的世界
共通一致的地方
我逐漸相信,
在出生之前,
靈魂會選擇一項或多項天賦
以及相關環境和事件,
幫助你經歷體驗,
來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生命計畫。
死亡,
只是人在脫離肉體後,
回到原本靈魂的狀態
我們靈體所在的空間比較高等,
例如沒有時間跟地點限制,
也沒有恐懼等負面的感受。
靈體需要降等去依附肉體才能有五感
去體驗世界並且升級成長。
這概念有點像是
從小生活過得富裕的有錢人小孩,
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父母賺的錢夠花一輩子
也不需要煩惱怎麼生活
有一天被扔進貧民窟
學習怎麼從底層生存
然後你就會學會珍惜和感恩的心。
人的肉體限制很多,
像是蛇可以熱感應、海豚可以發出聲波定位
當我們回到靈魂的能量體狀態,
並不是就不存在
只是人眼識別不出來
而靈體在不同的空間活動
直到轉生又擁有了肉體,
才又被重新看到。
當擁有我們只是藉由
操控肉體來體驗這個世界、
做任務升等的認知,
我們就從被動的人生,
轉變成主動的創造者
照著自己的心意去創造這個世界。
我們能做到的是,
學會不依賴物品、別人的認同愛自己;
保持自我覺察,
不被環境設限創意和好奇心;
管理好我們的頭腦,探索自己和更多體驗;
跟隨自己的心,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學習技能,去解每個人都要解的
財務自由世界任務(哈哈哈
多多接觸邏輯思維,還有心理學
反思自己的行為,善待自己與身邊的人
就可以達到所謂的靈性自我提升了。
#淨化負能量的方法
書中有說到一些
淨化身體負能量的簡單方法,
除了可以讓心靈沖刷一遍變得平靜明亮,
恢復和人相處後的掏空感
對連結高我、增加直覺力也有幫助。
像是用海鹽或黑礦鹽洗手、沖澡和泡腳
用柑橘精油推拿按摩、鼠尾草煙燻身體、
冥想、唸祈禱文等等
用海鹽洗澡我還蠻有興趣的,
有機會要買來試試看。
我很感謝在疫情的期間,
心緒紛亂的時候
遇見這一本書,
可以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在,
重新嘗試連結高我,
找到恢復平靜。
💐【抽獎辦法】感謝 #遠流出版社
1.抽出「2本」《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送給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的良友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貼文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想了解靈性的事情等等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7/21(三)晚上12點截止,隔天會在留言處公佈名單,隨機抽出2名良友,我會私訊給你。
4.請中獎者於2021/7/23(五)晚上12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者,我會再抽選備取者遞補,寄送地點僅限台澎金馬。
#生命的意義你的靈魂都知道
#靈性啟發
#冥想
#閱讀心得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同時也有26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很抱歉,讓你有這種感覺」 不管是在寫信或是客氣地回應他人時 這句話我總是掛在嘴邊 然後 這竟然是最常見的錯誤道歉方式.... 這本書有點像是「好好拜託」的道歉版 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 但後來發現 作者在書末補上幾章關於「原諒」「釋懷」 瞬間讓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 作者在書中舉的種種例子也...
「管理心理學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當員工低層次的需求已滿足,更高層次激勵的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情報#分享情緒管理/心理學《適度防衛》閱讀心得- 心情板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EP.156 《金錢心理學》讀後心得: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管理心理學:提升管理效能與品質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 ...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心得] 《原則:生活和工作》終身受用的智慧錦囊PTT推薦- book 的評價
- 關於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心得] 《原則:生活和工作》終身受用的智慧錦囊 的評價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閱讀心得 如何面對壞情緒,決定了你的成就。(露西亞篇:P.12~P.14)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經歷不如意的狀況,面對突發狀況時,每個人會依循自己的習慣決定該如何解決問題。但因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有時候個體所選擇的解決方式並非是在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單純逃避問題甚至是製造出更多更大的問題,好暫時無暇去想到原本的問題。
在本書P.12~P.18當中,用七名不同個性的主角為例,故事的開頭都是發生某件意外打亂了一天行程,接著又面對工作上的不如意、老闆的刁難等狀況;而七位主角在面對壞情緒時,因為處理方式的不同而影響到後續的發展。
主角一號露西亞一早就被故障的熱水器嚇醒,面對突然故障的熱水器與做水災的廚房,雖然她被嚇了一大跳,但很快地就去善後這一切,並且讓自己沖了個冷水澡讓大腦更加清醒後才去鞋店上班。
露西亞的興趣是平面設計,只是因為還沒找到相關工作,為了生活才先在鞋店上班,對於這點她並沒有太過糾結;那天她想在櫥窗展示一點創意,結果去被老闆嫌棄得沒一處好,甚至當眾辱罵露西亞。
她感受到自己既羞恥且憤怒,離職的念頭更是直接湧上心頭,但她也意識到自己現在太憤怒了,不適合立即做這樣重大的決定,因此她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場的客人身上,以燦爛的笑容服務客人。
下班後的露西亞決定不要馬上回家,而是去散散步讓自己釋放一下上班時所累積的壓力;她在散步時回想著早上與老闆之間的對話,並且想像著自己可以如何反擊老闆,這讓她感覺到自己沒有一早那麼的氣憤了。
她打了電話給摯友,彼此交流著上班時的情形。她在回想時發現老闆情緒化問題好像持續一陣子了,所以今早老闆沒來由的暴怒可能不是因為她的創意,也不是因為鞋店;也許老闆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他變得這麼情緒化。
在與摯友聊過天後,她意識到了自己必須多去傾聽內心的感受,因此露西亞決定整理她的繪圖工具,並且在空閒時間裡重新開始練習畫畫。
當露西亞回到家後,雖然心情已經平靜許多,但仍舊感到情緒低落,因此她決定讓自己好好的休息一下;她準備了一些美食,抱著毛毯在沙發上一邊享用美味的晚餐,一邊看她最喜歡的電視劇。
她慵懶地想著該如何轉換跑道,去做點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但飯後的她感覺自己累了,於是她早早就去睡覺了,隔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露西亞在面對自己情緒時都有接納並妥善地去處理,因此沒有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露西亞並非是一個樂觀或總是開朗的人,她同樣也會被壞掉的熱水器嚇到;被老闆的批評惹怒;為自己無法做想做的事情而沮喪;為一整天的不順利趕到情緒低落。但她在面對情緒時沒有做出抵抗或是否定,而是接納了自己當下的情緒,並且採取適當的對應方式去處理。
一早就被壞掉的熱水器給嚇醒,她選擇了盡快排除故障問題,並且不再被壞掉的熱水器給影響自己心情。已經關掉水源,廚房的積水只要拖乾即可;已經聯絡維修人員,既然無法立即過來處理,乾脆就沖個冷水澡讓頭腦更清晰再去上班,反正不管怎樣維修人員都是得隔天才會來的,何必浪費時間生悶氣?
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鞋店工作,露西亞知道這是現階段為了生活必須做的妥協;她嘗試將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發揮到展示櫥窗上,算是彌補自己無法做平面設計相關的工作。
原本以為老闆會喜歡結果卻換來一頓辱罵,絲毫沒有考慮到店內還有其他客人在看著;感覺羞愧且憤怒的露西亞沒有憑著這股憤怒提出辭職,雖然她也想轉換跑道,但這樣重大的決定需要深思熟慮才行。
露西亞立刻將注意力轉移到眼前她能夠處理的事情上面,且她是用燦爛的微笑去服務客人,而非受老闆影響擺臭臉給客人看;這讓她沒有使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像是被客訴服務態度很差,又再度被老闆責罵。
露西亞也沒有因為下班就感覺解脫,她意識到自己一整天下來累積了許多壓力,她需要去做點什麼釋放壓力。
她一邊散步一邊幻想著自己如何與老闆對罵,在辱罵老闆的過程中釋放了自己累積的氣憤;幻想雖然很不實際,但卻是釋放情緒的好方式之一,且不用擔心會傷害到他人。
在釋放完憤怒之後,她開始感受到自己還有其他的情緒,像是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感到沮喪;她選擇了一個可以同理她的感受並且懂得傾聽的好友談心,這讓露西亞意識到需要多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鞋店的工作不可能做一輩子的。
回到家的露西亞順從自己身體的感受,她準備了美食與電視劇讓自己心情放鬆,並且去思考轉換跑道的問題;她知道這不能夠是一個衝動下的決定,而是得經過計畫才能進行的,因此她並不急於一定要在當下理出頭緒來。
當她在晚餐後感覺疲憊了就直接上床睡覺去,沒有嘗試拒絕身體的需求。
本書最後有說到露西亞的後續,她沒有立刻離開原本的工作,直到現在仍舊還是在做原本的鞋店工作,但她已經有在接案子做些與興趣相關的設計工作。
追求興趣同時,露西亞也很理智的明白在她羽翼未豐之前,還是得有一份穩定收入才能夠得以生活;生活的基本條件被滿足了,才有餘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每一種情緒的產生,都是在告訴自己有問題需要被解決,若我們刻意壓抑某種情緒,那些情緒將會累積成對身體的傷害;或是另一種極端地放任情緒控制自己行為,雖然情緒能夠得到釋放,但卻會引發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露西亞若是在被老闆辱罵後直接甩頭走人,那麼失去工作的露西亞雖然不用再面對情緒化的老闆,可是緊接而來的經濟壓力將再次擊垮她;因此面對情緒時,感受到當下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能夠感受與接受自己當下的情緒時,才能夠想出適當的應對方式。
七名主角中,只有露西亞能夠透過接受自己情緒並且適當的解決問題,下一篇開始將會分享其他主角們,在過度壓抑或是過度使用某種情緒所造成的後果。
書名:壞情緒,變好事的五堂正向心理課
出版社:方言文化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我把你蠢哭了嗎?》
我原來以為這是一本處理人際關係與情緒管理相關的書. 開始閱讀了以後才發現, 整本書是在解釋人類的大腦- 一台及其精密卻又原始的機器
根據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所提出的理論, 他把大腦分成三層:
爬蟲腦 (底層): 這是最基礎的部分, 從幾億年前的生物繁衍就開始運作, 負責維持基礎的生命功能, 引發戰或逃的立即反應
哺乳腦 (中層) : 隨著生命的進化, 哺乳類開始發展輸了更複雜到大腦部份, 出現了邊緣系統 (海馬迴與杏仁核), 下視丘 (分泌激素與控制自律神經系統)
靈長類腦 (上層) : 這屬於最高級的大腦區塊, 擁有思考, 判斷, 語言的能力, 大腦皮質的構造發展是生物 (特別是人類) 最後衍生出來高級腦
縱使過了幾億年的演化, 人類主宰了地球, 發展了高度文明, 甚至還有能力進一步探索地外生命, 但是以時間而言, 靈長腦 (新腦) 出現的時間尚短, 人類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本能上仍然受爬蟲腦 (舊腦) 驅動, 而夾在兩者之間的哺乳腦 (中腦) , 則是裡外不是人, 常常會因為新舊腦的拉扯而崩潰..
所以作者將大腦比喻成我們家裡的電腦: 你的機器大概是二三十年前的型號, 可是在這之間你不斷的給它安裝了新的系統, 甚至不斷升級. 可是偏偏機器的運作方式常常會跟新軟體相互牴觸, 同時電腦內建的的演算法還會依照本身對於使用者喜好的判斷來直接執行所有功能… 如此混亂的結果常常導致機器過熱, 效能變慢, 甚至自動關機. 沒錯, 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這麼複雜而又矛盾的器官, 因此解釋了我們在思想行為上為什麼常常有這麼多不合裡的狀況出現
大腦的高級指揮系統相當是位於金字塔的頂端, 負責支配人體一切的活動, 但是這個系統及其耗能與脆弱, 同時來自於底層腦的基礎運作模式不亦改變, 需要很大的力量方能將其掌握. 只要高層腦在能量不足或是受到外在影響的狀況之下, 底能腦的生存本能操控就會干擾到高層腦的主導
例如我們為什麼會暈車? 當我們在行走 (甚至是騎腳踏車) 時, 透過外周運動系統 (高級腦) 與本體感受器官 (低級腦) 的協同運作, 大腦很明確的知道是我們自身在活動. 但是當我們坐在交通工具上時, 感覺訊號輸入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的高級腦知道我們在移動, 但是偏偏我們的低級腦並沒有接收到任何運動的命令. 兩者之間出現了資訊的落差, 身體當下判斷: 你明明雙腳沒有移動, 但是大腦接受到的訊號卻是身體在改變位置!? 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因為中毒而產生了幻覺, 所以第一時間, 爬蟲腦會讓你嘔吐, 趕快把吃進了什麼有毒的物質排出體外! 雖然對於確切暈船暈車的原因, 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確認, 但是目前這是一個普遍被接受的看法
你看看你看看, 這就是人類高級大腦所犯的低級錯誤…
人類為什麼這麼喜歡甜食? 因為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 大腦只佔了人類體重的2%, 但是卻使用了我們每天五分之一以上的能量, 而且都是糖類.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低血糖時會想睡覺, 運動甚至會昏倒. 所以當我們肚子極度飢餓時, 腦袋裡面絕對不會想著要吃清粥小菜會是水煮雞胸肉, 腦海裡面一定想的是炸雞薯條火鍋比薩之類的食物. 因為這是生物的本能, 能吃盡量吃, 誰知道下一餐是什麼時候? 因此當你吃到垃圾食物時, 多巴胺會分泌讓你覺得滿足, 而你受到獎勵了以後, 吃甜食的行為就會一再重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的大餐明明已經吃撐了, 但看到飯後甜食總是可以再來一點. 因為即使胃已經被填飽了, 大腦 (高級腦) 辨識出甜食是可以讓人滿足的, 因此忽視了胃 (爬蟲腦) 發出已經吃飽了訊號, 接下來就是一球又一球的冰淇淋…
接下來談到了記憶. 我們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會: 有時一閃神, 突然忘了我是來這幹嘛的? 我幹嘛要說這一句話?
我們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互相依存, 但有時也會彼此干擾. 根據研究, 我們對於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 一般來說當下只能同時記憶四件不同的東西, 當再有新資訊進來時, 只好把前面四項東西裡面比較不重要的清掉, 以容納新記憶進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下子處理太多事物比較容易出錯 (但是四件東西不一定要是單獨的, 我們可以把同樣性質的歸類在同一件裡面, 因此可以延展記憶能力, 這也是很多超強記憶訓練方法的原理)
同樣的道理, 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靠大腦形成一個有序的”編碼”, 假如這個編碼越有效率, 那麼我們越不容易忘記. 就如同我們的手機或是身分證號碼, 前面一定是區域碼, 到城市碼, 最後銜接到生日之類的, 所以我們在手機電話可以自選號碼都只剩最後幾位數. 所以手機號碼是可以透露一些資訊的. 短期記憶先是儲存在海馬迴之中, 接著會被移往皮質區域. 基本上假如長期記憶形成了, 就不會被遺忘.. 可使為什麼我們就是有的時候偏偏要回憶起某些東西的時候死活都想不起來呢?
取決於記憶的方式, 也就是如何「編碼」
在”身體學習比大腦記憶更有效” 這一書裡面也強調了: 假如我們在記憶某些東西的時候, 配合上了情緒, 甚至是五感, 會讓我們的記憶更加的深刻, 同時在未來提取記憶時也會更加快速!
在這裡, 又再度提到了睡眠. 睡覺是身體休息的說法顯然已經滿足不了科學家, 因為一些勞力工作者每天回到家裡倒頭就睡, 平均是八個小時; 可是假如我們一天都宅在家, 什麼事也沒做, 基本上也會需要七到八個小時的睡眠. 因此科學家研究發現, 睡眠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睡眠不足的比較健忘, 甚至熬夜, 有睡眠障礙的人較易罹患老年癡呆症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的兩個章節討論到了人類完全不同的兩個反應: 疑神疑鬼與自我感覺良好
我們為什麼會對特定的事物感到害怕? 因為它有”威脅”. 我們的爬蟲腦為了維持生存, 因此會對具有威脅的事物感到害怕. 在史前時代, 人類必須對所有可能危害生命的威脅有所警覺, 不然就無法存活.. 同時, 人類的大腦傾向於以簡單的方式運作, 只要一有風吹草動, 就會開啟自保的本能, 如此才能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維持生存. 但當今社會, 真正足以影響存亡的挑戰已經大幅減少, 但是在大腦深處這一個原始的本能依舊存在: 你會先感到害怕, 以便於在腦內先行計畫出解套方案. 但是, 特別對於某些個性特別敏感的人而言, 就會感到極度的焦慮以及缺乏安全感
但是反過來說, 人們也酷愛害怕的感覺! 回憶一下看恐怖電影, 坐雲霄飛車, 或是高空跳傘之類的活動. 因為當我們安然度過了一次挑戰以後, 多巴胺會大量分泌, 進而使人上癮. 這也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極限運動家樂此不疲的挑戰他們的極限
如何判定智商? 從以前到現在所有的智力測驗有有局限性, 而且我們往往發現, 一般來說我們認定智商很高的天才, 很大一部分是生活白痴. 在另一個方面來說, 越有成就的人, 會因為本身知識與資訊的累積, 更加的沒有自信 (仿冒者綜合症); 而偏偏一知半解的人, 說話則會越大聲 (唐寧. 庫格效應)
人類是群體的動物, 所以假如我們可以贏得更多人的認同, 那麼也代表在團體裡面的地位更加的鞏固. 因此絕大多數人想在短期之內搏人眼球, 就會使用誇張的方式表達自己, 越多人關注 (不管好的壞的), 越能提升自我效能; 反過來說很多專家會非常低調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人們會對於賣弄知識的人懷有敵意或是存有懷疑, 也就更加的不敢發表意見, 或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
我們的記憶是會被大腦所篡改的!
為了讓人類有效益的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大腦會把過去負面或是不利的記憶淡化, 讓人振作起精神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很多關於過去記憶的實驗中, 專家發現人們口述的回憶與實際上發生的兜不攏. 這個有可能是因為在平時, 我們在當下所有接收到的訊息, 本身就會被大腦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才形成了認知, 更不用說是回憶. 每一次我們回憶起同樣一件事時, 記憶都會被竄改掉一點點, 時間一久, 回憶就會與事實越離越遠… 心理學家認為大腦自我修改記憶的原因是由於在人類的社會中, 自我價值與成就感是支持自己有勇氣探索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所以自我感覺良好, 原來是身不由己的啊…
人類是群居動物, 孔武有力的尼安德塔人被我們智人老祖滅族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偏向單打獨鬥, 而智人則是群體合作. 為了能夠更加的與人共同生活, 我們的大腦 (特別是新腦) 偏愛讓人喜歡, 畢竟假如被群體拋下就有可能會獨自而亡. 因此, 我們天生不善於拒絕別人! 有時面對了一個天花亂墜的推銷, 我們就是會莫名其妙地購買一些我們明明不需要的東西… 因為拒絕了別人, 對方會難過 (即使我們並沒有明確意識到這一點…) . 因此有很多的銷售技巧, 就是利用了這一種反應, 特別是對於意志力比較弱的人, 格外容易上當! 也就是說, 很多時候大腦會強迫我們委屈自己, 作出妥協, 目的是讓他人喜愛我們
因為這本書裡面有一些資訊, 我在別的書中已經看過了, 原以為心得不會寫太多, 但是裡面有好多很有趣的部分值得分享,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長. 可是我覺得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提出了大腦的這些矛盾之後, 並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來避免所產生的問題. 如果可以像 “端粒效應” 或是 “為什麼要睡覺” 這些書在每一個主題的最後, 提供讀者對應方式的具體建議就更好了
不過還是一本科普價值滿滿的書, 大大推薦~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很抱歉,讓你有這種感覺」
不管是在寫信或是客氣地回應他人時
這句話我總是掛在嘴邊
然後
這竟然是最常見的錯誤道歉方式....
這本書有點像是「好好拜託」的道歉版
一開始我是這樣想的
但後來發現
作者在書末補上幾章關於「原諒」「釋懷」
瞬間讓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地位又提升了
作者在書中舉的種種例子也相當有感覺
整體的閱讀體驗非常棒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員工會犯錯的事,那就設下組織規範」
這是許多惱人行政流程的開端
也正好是扼殺創意的源頭
在網飛(Netflix)內
1. 沒有休假制度(你可以忽然跑到義大利來個浪漫行!?)
2. 沒有費用申請流程(表示每次出差都可以坐商務艙)
3. 專案不需主管的批准(表示你不必再討好那個人)
一開始我聽到這些「很酷」的管理方針時
覺得
「哼,肯定又是個喊著高大上的口號,然後做法上完全沒有不同」
讀完後才發現
網飛內是用許多內建優勢
才有辦法撐起這些管理方針
好比
1. 網飛只雇用頂尖人才,並且頻繁的裁撤不適任或是剛好合格的人
2. 網飛給予費用使用上的自由,但每年會抽出一成的收據來檢查,一發現有中飽私囊的行為,立刻裁撤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親身經驗】5日4夜公立醫院初體驗...醫生說我命不久矣...?下腹劇痛入急症!|#心理學 #理財駝鳥族 #哲學
【預約免費線上理財需要分析】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榮幸與 Lo's Psychology 心理學科普平台 合作!!
Instagram ▸ @lospsychology
希望小鯊有命繼續為大家提供
更多心理學科普 / 個人理財的知識和心得~
喜歡影片的話記得
Like, Comment, Share & Subscribe 墨小鯊 LAZY SHARK
觀眾生性 病鯊倍感安慰......
#CLS #hkers #addoil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大專副學士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 頹廢的傳送門 //
// 請小鯊喝杯茶 //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跟蹤小鯊日常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本集內容 //
#個人理財 #投資心態 #理財 #香港保險 #醫療保險
#自願醫保 #VHIS #扣稅 #心理學科普 #過度樂觀
#unrealisticoptimism #theostrichcomplex #港大心理
#risk #人生風險 #風險管理 #金錢 #窮人心理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情報#分享情緒管理/心理學《適度防衛》閱讀心得- 心情板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情報#分享情緒管理/心理學《適度防衛》閱讀心得. 心情. 3月13日07:28. megapx. 家裡剛發生變故那段時間,我很喜歡睡覺,明知手頭有許多事急需處理,卻常常倒頭就睡, ... ... <看更多>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EP.156 《金錢心理學》讀後心得: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本集節目由PressPlay Academy 贊助播出】 你是否抽不出時間閱讀?你總是挑不到有用的書?你很怕花了買書錢卻沒用在刀口上? 立刻加入「啾音好書」, ... ... <看更多>
管理心理學心得 在 當員工低層次的需求已滿足,更高層次激勵的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 心得這篇文章中介紹的激勵理論非常多元,每位學者都提出了很不同的觀點 ... 管理心理學以心理學為研究角 度,以組織管理活動中的個體、群體為研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