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衛搖滾樂團愛默生、雷克與帕瑪(Emerson, Lake & Palmer)另類受到「展覽會之畫」引發靈感的搖滾版現場音樂會。
Emerson, Lake & Palmer是英國的前衛搖滾樂團,由凱斯.愛默生 (鍵盤手)、葛瑞格‧雷克 (吉他手、貝斯手、主唱)以及凱爾‧帕瑪 (鼓手)。 在七零年代,樂團曾非常受歡迎,賣出了超過三千五百萬張的專輯並舉辦了幾場盛大的演唱會。
在1969年的兩次演唱會,The Nice(凱斯·愛默生擔任鍵盤手的樂團)和深紅之王(葛瑞格·雷克擔任貝斯手和主唱的樂團)共用了同一個場地,第一次是1969年的八月十日和第二次在1969年的十月十七日。在這兩次在同一場演唱會的表演後,愛默生和雷克試著一起演奏,並發現他們的風格搭配起來不僅相當融洽更可謂互補,因此他們想成立一個鍵盤、貝司、鼓合奏的樂團,並開始尋找鼓手。
在確定凱爾·帕瑪(當時還是Atomic Rooster的成員)加入前,他們曾考慮過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的成員米切·米切爾,不過米切爾沒什麼興趣,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吉米·罕醉克斯。罕醉克斯表示他挺有興趣的,他一直試著想讓他的樂團有些改變。在愛默生和雷克確定讓帕瑪加入後,很多人就猜測會有一個名叫HELP(Hendrix, Emerson, Lake & Palmer)的天團誕生。但因為一些日程的衝突,這項計畫並沒有立即實現,他們計畫在罕醉克斯的第二場在懷特島音樂節的演出後和他即興演奏,但罕醉克斯卻在那時死了。 雷克曾在愛默生、雷克與帕瑪的介紹中提到:
"是啊,這故事是真的,在某種程度上...米切爾已經告訴了吉米關於我們的事而且他也說他想考慮看看這個主意。甚至在我們已經決定與卡爾搭檔後,和吉米搭擋的計畫卻沒停止。我們希望能在七零年的八月或九月和他做即興演出,但他在我們能合作前死了"
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愛默生、雷克與帕瑪。
六十年代中期有個古典搖滾樂團The Nice,當中的主腦Keith Emerson從小即著迷於兼具浪漫樂派與國民樂派風格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y)與西貝流士(Sibelius),畢生也希望以鋼琴技巧高超有如莫札特第二為職志。在The Nice的第二張專輯Ars Longa Vita Brevis(1968)中,他嘗試重新翻奏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所創作音樂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中耳熟能詳的插曲America而備受矚目(據說伯恩斯坦當時對這主意可不表贊同),同年在倫敦Royal Albert Hall的演出也很成功,提出原始構想的Keith Emerson自此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1969年,以擔任前衛搖滾先驅King Crimson主唱並以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1969)專輯揚名立萬的主音歌手Greg Lake與The Nice的Emerson在英國Croydon的爵士與藍調音樂季中結識。雙方當時英雄惜英雄,決定在音樂會結束後各自離開其原來樂團並t組新團以別苗頭。
商業上的成功並沒使他們被名利沖昏了頭,同年在Tarkus發行不久之後,ELP再接再厲把當年三月在New Castle City Hall的實況演出發行。但並不是一張全新內容的專輯,而是把俄國五人團中的穆索斯基(Mussorgsky)為記念其好友所創作的組曲"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1971)重新照ELP的方法演繹。
ELP針對原曲並依照樂團意念加以改編,保留了原作中奇幻的部分少數再加入歌詞以Lake演唱,此樂曲本來由十首與畫作相關連的鋼琴獨奏及具有間奏功能的{Promenade}(漫步)組所成。以筆者手邊的原始鋼琴版本作比較,除{The sage}、{Blues variation}是後來被樂團加上以輔助氣氛的作品,ELP保留了原畫作中{The gnome}(侏儒)、(The old castle)(古堡)、{The hut of baba yaga}(女巫的小屋)、{The great gates of kiev}(基輔城門)等四幅,分別代表著"活潑生動的"、"雅致與神秘"、"粗獷而具戲劇性"、"威風凜凜與光輝燦爛"。除{The hut of baba yaga}部分從原組曲倒數第二被移到第三幅,其餘大致同於原作觀畫時間的順序,全套組曲不算安可總共三十五分鐘。
那ELP的詮釋到底如何呢? 除了將原作品成另類表達方式,尤其是聲樂與鼓、貝斯、吉它、合成樂器等搭配的結果是很新鮮的。但純就感覺來說倒也不是那麽成功,首先是樂曲進行中的漫步因為人聲出現而心神被打斷,中途安插的兩首曲子對於氣氛營造的意圖也略顯畫蛇添足,現場演出時聽眾的鼓譟聲多少也破壞了它有時應具有的聲音表情。其餘各項音畫裡器樂的配置適當與否則見仁見智了,我自己對它是特別驚艷於開頭跟結尾的兩部分。起始的{Promenade}(漫步)帶有詭異意味的動機,樂團把漫步的感覺帶到一種沉重的速度,接應到侏儒篇活潑生動的四分之三拍子中。{The great gates of kiev}(基輔城門)應該是專輯中的最高潮,從一開始的肅穆的主題到尾奏都是以強而有力的演奏形態,結尾聽到Emerson與樂團競飆華麗的快速音群十分過癮。安可曲則是開了Emerson的精神導師柴可夫斯基一點玩笑,把胡桃鉗組曲(Nutcracker)的其中一首改編為"Nutrocker"。算是送給所有共同經歷過這場音樂之旅樂迷的一點釋放壓力的小禮物。
部分文字來源:
https://www.itsfun.com.tw/Emerson+Lake+%26amp%3B+Palmer/wiki-4063033-2154313
瑞華行wiki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Q&A
Q12: 看下美國爸爸說什麼?別扯啦,什麼法理建國?美國這裡就先過不了了,賣武器,賣石油,煤礦……先掏空台灣再說。就像納米比亞獨立30年了,世界不承認他,聯合國也不讓他進去。如果真的美國讓台灣獨立了,大陸難道不會繼續打壓我們國際地位嗎?讓你進不去世界任何組織!繼續當綠蛙,綠腦,哈哈哈,笑死我了!
A12:
在笑死之前可以聽我慢慢說嗎?
你說的部分沒錯哦:)
美國一直都沒有跟中國斷交,只是換一個代表政府承認:從原本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改成 承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
在台灣關係法第十五條裡面,就有留下這個治理當局可以變更的伏筆:
「......,1979年1月1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臺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包括政治分支機構、機構等)。」
=> 「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
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
意思是美國會支持任何「可以好好治理台灣的政權」出現。
所以美國不會在這時候讓台灣有機會從中(華民)國中獨立,因為這樣的體制內獨立公投,並不能改變台澎主權未定的事實。
選舉、投票、立法、制憲都是「『中華民國體制內部』自決權」的行使態樣,這一樣不改變台澎主權未定的結果。
台澎依然沒有主權國家法人格。
行使外部「住民自決權」公投來建國,台澎人民(這裡指原本有日本籍及其後代者)自決建國成為主權國家,中國要來打我們就會變成「國際侵略」的議題,原本把我們當作「中國內政問題」的中共政府,七十多年都打不過來,你這時候威脅我他未來會打,是不理性的恐慌,真正保護台灣的方式就是讓台澎成為主權國家。
就是因為台澎主權有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才會一再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你有看過中共政權一直主張海南島是他的嗎?你有看過日本強調沖繩是他的嗎?有看過韓國強調濟州島是他的嗎?沒有嘛~因為沒有爭議的領土主權事實不需要強調:)
關於你提到納米比亞的例子,維基百科有的內容,我就貼心地幫你複製貼上:
//在20世紀後期,由於納米比亞本土的政治家起義以及政治代表尋求獨立,導致聯合國在1966年承擔對西南非的直接責任,但南非保持了事實上的統治。1973年,聯合國承認西南非人民組織是納米比亞人民的正式代表。該黨由奧萬博人控制,奧萬博人是納米比亞的多數人口。繼持續的游擊戰之後,南非於1985年在納米比亞設立了臨時行政當局。1990年,納米比亞從南非獲得完全獨立。然而,直到1994年,華維斯灣和企鵝群島一直處於南非控制之下。//
「納米比亞地區」原本由南非委任統治,而聯合國承認這個人民組織是那米比亞人民的正式代表政府,是要讓那米比亞地區的人可以運用那個組織直接行使自決權,不必靠南非來辦。
且至2019年6月為止,納米比亞已與115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納米比亞是聯合國會員國沒錯唷1990年4月23日入聯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AF%E5%90%88%E5%9C%8B%E6%9C%83%E5%93%A1%E5%9C%8B%E5%88%97%E8%A1%A8
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合法代表政府,代表政府是能夠代表國家的政權,一個國家可能同時存在數個政權競爭代表政府地位,形成代表權之爭。
舉例:中國1949.10.1至今有中華民國政府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委內瑞拉2019.1.23至今有馬杜洛政府跟瓜伊多過渡政府。
對國家、政府、政權不懂的人歡迎聽聽這個演講
👉🏻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最後~~~我如果是綠蛙,也是一個了解國際法法理重要的可愛蛙~
(敬請期待明天的國際法法理建國Q&A)
貼心傳送門❤️
Q&A1+2: https://reurl.cc/Q79bkp
Q&A3: https://reurl.cc/l0RejA
Q&A4: https://reurl.cc/AgkOeQ
Q&A5: https://reurl.cc/V3E1OY
Q&A6: https://reurl.cc/ragRGO
Q&A7: https://reurl.cc/GdmE6x
Q&A8: https://reurl.cc/KxARQp
Q&A9: https://reurl.cc/V3El1Q
Q&A10: https://reurl.cc/mqvoE7
Q&A11: https://reurl.cc/g8z2KL
瑞華行wiki 在 林家棟 Jia Dong Lin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話】會掉鼻子的神--華一書局出版
清水祖師又叫「烏面祖師」、「落鼻祖師」,這是為什麼呢?
清水祖師從小就出家做了和尚,跟著一位有道行的師父學道。他學成以後,就到處做善事,救助貧苦生病的人,為地方上造橋鋪路,鄉里的人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清溪這個地方,好久好久都沒有下雨了。眼看著溪水乾了、田地枯了、草也黃了!再這樣下去,連人都要被太陽曬焦了!慈悲的祖師就祈求老天爺降雨,果然,不久以後,天空就嘩啦拉下了好大一場雨。鄉里的人高興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大家為了感激祖師,就合力蓋了一間小佛廟,讓祖師長住了下來,安心修道。由於佛廟四周有泉水有岩石,風景十分清雅,祖師就把佛廟取名為「清水岩」。因此以後的人就稱他為「清水祖師」。
傳說清水祖師住在清水岩時,有四個土人,曾經和祖師鬥法,說好誰勝了,誰就是清水岩的主人。土人把祖師關在石洞裡,用火烤了七天七夜,沒想到祖師根本沒受傷,只是臉被烤黑而已。四個土人對祖師高深的道行非常佩服,後來他們便成了祖師手下的四個將軍。而清水祖師從此就變成「烏面祖師」了。
至於清水祖師為什麼會掉鼻子呢,原來,傳說清水祖師有一次被強盜削掉鼻子,後來雖然修補好了,但每次若有災禍將要發生,祖師的鼻子就會掉落,好讓大家提高警覺。所以,人們又把祖師叫做「落鼻祖師」。
據說有一次,萬華的祖師遊街,經過一戶人家,鼻子突然掉了下來,那天晚上,那戶人家就發生了火災,大家都說是祖師顯靈。又據說,如果去祖師廟拜拜的人,事先沒把身體洗乾淨,或是心意不夠虔誠,或對祖師有不恭敬的行為,祖師一生氣起來,也會把鼻子氣掉。不過還好,每次總會在祂的袖袍裡找到鼻子。
--
台灣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祖師廟,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wiki)。其中以臺北萬華祖師廟香火最盛,雕刻最美的則屬三峽祖師廟。
---
其實之前為了因應歧視黑人之說,有人提出台灣有許多神明都是黑臉!!就想到了這個故事。沒想到拍好照片還沒發文,就出現粉紅潮XD 但還是想跟大家分享。希望祖師爺保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