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全台唯一三鐵同框
#季節限定追火車甜蜜蜜
#極快vs極慢的速度反差
#超前部署2021自行車旅遊年
虎尾糖廠 是全台唯一仍以五分車載運甘蔗製糖的活糖廠,每年十二月到隔年三月是虎尾糖業鐵道最繁忙的時刻,載著整車甘蔗的小火車「哐當!哐當!」駛進市區,進到糖廠;乘載著許多人甜蜜蜜的記憶!
去年開始針對一年一度的製糖期,
我們推出季節限定的甜蜜蜜追火車遊程,今年繼續將這個百年糖業文化資產結合觀光,規劃8梯次的追五分車小旅行活動。
今天ㄧ早特別選在虎尾雙鐵(高鐵、糖鐵)交會之處舉辦起跑記者會。讓大家了解虎尾因糖業而開啟現代化的城市,是台灣糖業的活歷史外,並見證過去糖業的發展,讓三鐵(高鐵、五分車、鐵馬)同框成為這次活動的焦點。
▪️虎尾鎮雙鐵交會點(23°43'06"N 120°24'32"E)
呼應2021自行車年主題,率先邀請全國民眾一起來騎鐵馬走讀糖業鐵道,趁著虎尾糖廠短短三個月的製糖時間,來虎尾認識這個因糖業而開啟現代化的城市,走讀它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從宗教民俗與文化信仰中爬梳與體驗虎尾的歷史紋理。
「2021 追五分車 虎尾甜蜜蜜」為兩天一夜的深度文化走讀之旅,第一天走訪虎尾街屋與歷史建築,細數百年的紅橋頭釣具店,電影看板老畫家鄭井訴說當年,以及郡役所、郡首官邸、合同廳舍、虎尾出張所、虎尾驛、涌翠閣這些重披光彩的歷史建物。
第二天則是騎讀馬公厝糖業鐵道的認識糖業之旅。沿著五分車軌道,從糖廠出發往中山路鐵枝路腳,再到北溪厝招呼站( #剪紙藝術村)、改良場招呼站( #蠟筆工廠),並在九號裝蔗場折返,途中將一睹台灣最快的交通工具高鐵與最久遠的五分車相交會,並在下午回到虎尾糖廠,體驗製糖流程,看到百年前虎尾工業技術的進步與發達。
▪️欲參加追五分車活動的朋友歡迎上網報名,活動詳情請參閱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4u5X1xdfmFQjMMXs7,或是到「雲林記憶Cool」FB可詢問相關資訊。
【活動時間】 第一梯次 2021年1月09日(六)~10日(日)
第二梯次 2021年1月16日(六)~17日(日)
第三梯次 2021年1月23日(六)~24日(日)
第四梯次 2021年1月30日(六)~31日(日)
第五梯次 2021年2月20日(六)~21日(日)
第六梯次 2021年2月27日(六)~28日(日)
第七梯次 2021年3月06日(六)~07日(日)
第八梯次 2021年3月13日(六)~14日(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鹿港文武廟#古蹟#彰化 鹿港的古蹟非常的多,街道上處處充滿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而文武廟建築群保存的如此完整,怎麼能不記錄一下呢?文開書院建於西元1824年,由鄉賢贊助,造就鹿港人才甚眾,文祠建於西元1806年,而武廟建於西元1812年,主祀關公,為傳統忠義的象徵。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
歷史建築 vs 古蹟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題】六本木的森美術館 VS 北角的皇都戲院
對比日本和香港,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東京六本木,是地價驚人的商業地段。而六本木新城森塔的頂層,就是著名的「森美術館」。
日本人有發展都市的遠見,例如森大廈株式會社的第二代總經理森稔,決定在六本木建立一個有視覺效果文化設施。
除了表面的呎價,森稔更重視「磁力」。一個當代藝術項目可以吸引到人材、資源,最後終將化為金錢。
森家族希望提高東京的國際競爭力,不局限於六本木。而當綜合能力排行榜裡,第一名的國際都市是倫敦,第三名是東京,第九名是香港。
森稔相信,國與國的比拼已太片面,都市之間都會競爭。而提高東京的價值,森稔不將經濟擺第一,選擇了文化。
這就是世界知名的森美術館之由來。
這個源起,和北角的皇都戲院,有著一脈相承的遠見。
皇都的前身是璇宮戲院,英文叫Empire Theatre。創辦人是生於開羅的歐德禮(Harry Odell)。歐德禮曾經參軍,打過香港保衛戰,甚至被日軍俘虜。
平安存活後,一次無意中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美好,於是終身致力推廣藝術文化。璇宮易手後改名皇都戲院,仍然重氣派,誰料與今日殘破的外形會微妙地不協調。
曾經,日本的松竹歌舞團、台灣藝霞歌舞團,還有鄧麗君小姐都在皇都演出過。
香港與皇都的命運驚人地相似。
建立皇都的歐德禮是外藉人士,成立之時,他已經移居香港三十年。他刻意邀請世上最頂尖的樂手和團體來港表演,讓當時的皇都戲院成為全球精英的標誌。
殘舊的皇都,已不是單憑懷念就可以守住的回憶,財團的收購還是來了。一級歷史建築的強拍價,是46億。
我們不想失去的,是一個很久沒有逛過的商場,或者是曾經屹立世界的劇場?
只保留外形並不足夠,皇都需要一次徹底的文化發展工程。正如東京核心地帶六本木,有人選擇了設立美術館,因為都市的文化程度也是競爭力,如磁石吸引更多化學作用。
收購者表示,會以保育為大前題再度發展皇都。而這個財團,是近日大圍站上蓋樓盤的發展商:新世界。
典型的大集團,典型的買地,但答案有點超出預期,皇道可以留下,不會變成乜乜山、乜之戀。
老實講,很多人都喜出望外。大概我們太耐無聽過保育,也忘記了有人願意保育。
這代的掌舵人是鄭志剛。相信鄭公子亦明白,重新發展皇都是極其複雜的任務。如果失去「藝術性」和「年輕化」,就很難為這座文物注入生命力。
就我的專業,提一點小意見。
森美術館長年改進社交媒體策略,積極進攻年輕族群,同時引進現實與網上互動的藝術項目。甚至與石川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合作,推廣當代藝術項目。
單純用舊時代價值去發展皇都,只會與時代脫節。翻查資料,強拍皇都後的顧問委員會,有一個是皇都商場長大的古蹟保育代表,叫吳韻怡。
她推動過兩次保育運動,一次是皇都,另一次是灣仔的同德大押,而後者已經清拆。
吳韻怡是推動皇都成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幕後功臣,除了傳統的學者和名流成員,希望新世界可以多聆聽這位保育師的意見。
發展團隊開始有這種專家,是一個好開始。
從前的Top Down概念已經失效,發展與營商一樣,從下而上才能真正貼地。
日本森美術館的數位行銷主理人,落地做過客戶服務、公關和企劃等工作,不是體驗性質,是數年之久。
由基層的真實經驗,推動一個億萬項目,才能接觸到真正的民眾,對得起歐德禮的真誠。
保留皇都戲院,對於珍惜地標回憶的人,固然是喜訊。鄭志剛講過要「形神俱備」,當然知而行難,除了世界頂尖藝術團隊,也請多發掘香港的創作人。
如果皇都要再度成為世界舞台,將香港人帶上這個台階,是一種社會責任。
森美術館所參照的指標「Global City Index」,其實正是森氏家族的智庫創立。森美術館的成功,也是東京的成功。
鄭志剛的皇都計劃引來各路團隊,能否如森美術館成為東京的磁力,不只讓時間說話,也要讓基層發聲。
以事論事,如果皇都可以再起,香港人亦樂見你成功。
鄭公子,我們都慶幸沒有失去皇都。而要重新發展的,從來不只皇都,不只北角,也不只是建築與土地。
因為從來香港如皇都。
曾經美好,如今只得空殼。未來需要的,是從下而上、珍惜人才的發展模式。
我們懷念的不是皇都,是配得上皇都的香港。
希望這個地標,可以和香港一同重新活起來。
P.S.北角舊街坊歡迎交流到底有啲咩好食……
—-————----
【Patreon:媒體研究懶人包】
帶你了解資訊戰,分析媒體亂局。
逢二、四、六更新,每周一Live,深度講媒體。文字、Podcast並行,深入淺出,希望各位G持:
https://www.patreon.com/terrylazyclass
你的訂閱,可以支持更多資訊戰分析。
歷史建築 vs 古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青雲閣 2014 vs 2020
上圖攝於2014年,地點為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圖片來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產網。
下圖由張哲生於2020年3月19日在同地拍攝。
臺北市萬華地區的寶斗里藝樓「青雲閣」,是一棟三層高的巴洛克式老洋樓,也是日治時期以來全臺最大的藝樓,見證了臺灣百年娼妓史,但卻無預警地在2014年8月2日清晨遭建商出動怪手夷平!臺北市政府於2014年11月6日將遭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的青雲閣公告為歷史建築,並要求建商原地原樣重建之,該地的開發案於2016年7月通過。如今可以看到,青雲閣已於基地的東南隅重現,與旁邊一棟24層樓高的住商混合大樓並存。
2014年,臺北市萬華區「寶斗里」僅存15戶公娼寮老建物,因地主規畫改建豪宅,市府緊急將具代表性的青雲閣列暫定古蹟,要求緩拆。沒想到地主竟於2014年8月2日清晨5點30分起,在4小時內將這15戶建物夷為平地。
這個突來的拆除舉動,讓北市昔日知名風月場所「寶斗里」公娼寮,意外地走入了歷史!
市府指地主公然藐視公權力,將先依文資法開罰20萬至100萬元,偷拆部分另罰。
陳姓地主委任律師楊智全解釋,拆除建物純粹基於公共安全考量,沒有「衝著市府來」的意思,之前也不知道建物被暫定古蹟,地主在「網路上」看到拆照已經核可,就排定拆除,雙方認知有落差,於同年8月4日前往相關局處說明。
2014年8月2日清晨5時後,機具、怪手開入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的昔日「花街」,強拆具有百年歷史、巴洛克風格的老建物「青雲閣」,旁邊的其他娼寮也一一被拆除;9時許,萬華花街建築化為雲煙。前去阻擋拆除的市議員郭昭巖及文史工作者只能乾瞪眼,看著這一切發生。
市府得知之後,副市長張金鶚大為震怒,指責地主公然藐視公權力,要求相關局處依法重懲;文化局長劉維公與建管處長張剛維緊急趕到現場,建商私自封閉巷弄,還以「工地安全」為由阻擋。
劉維公表示,包商未獲准許就開工,施工也沒有安全圍籬,連市府要會勘都被阻擋,「無法無天」;他表示,地主拂曉拆屋行為太過離譜,將依文資法開罰20萬至100萬元,至於地主蠻幹拆除的「暫定古蹟」,也會要求復原。
張剛維則說,該建物群並沒有取得拆除執照,將依實際拆除戶數,依建築法每戶開罰3萬元;也會追究營造商與建築師簽證責任,最重可撤銷執照。
萬華寶斗里一帶是臺北市早期著名的公娼寮,以專區特許方式,允許民間經營娼妓業,整個產業鏈營運持續百餘年,帶動周邊華西街、梧州街、西園街等地之發展,當時老人茶店(阿公店)林立,另有戲院、藝旦間,均分布在公娼寮四周,入夜後,尋芳客在此飲酒作樂,歌聲不絕於耳。
2001年3月,北市府廢除公娼,寶斗里走入歷史;廢娼後,原娼妓藝樓繁華落盡,多數改建、轉型,僅存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內,包括青雲閣在內的15間建物,規模僅剩原來「遊廓」(日治時期名稱,意指玩樂區)範圍的八分之一。
青雲閣是一棟三層巴洛克式老洋樓,從外觀的八角窗與巴洛克雕花,看得出其舊日風華。
青雲閣在清末與日治時期是達官顯貴出入的高級場所,位於三角窗,房間也比其他娼妓藝館多。
寶斗里建物群在2002年被列入「列冊追蹤」之具文資價值建物,文化局並將該建物群指定為暫定古蹟,將要啟動文資審議認定,而建管處也決定暫停拆除執照申請發照程序,要求建物必須維持現狀,不料地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動作進行偷拆,讓市府措手不及。實在令人震驚、憤怒、痛心!
2016.7.22《中國時報》報導:
開發案過關 青雲閣要重建了
陳芃/台北報導
北市萬華的歷史建築「青雲閣」,2年前遭地主無預警拆除,引發軒然大波。事後北市府要求原地、原樣重建,同一基地的開發案昨天送進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審查,決議修正後通過;未來老藝樓將和20多層的大樓並存,以新風貌於原址重現。
此案位於環河南路二段、華西街間街廓,面積約1884平方公尺,青雲閣將於基地東南角重建;另根據開發商、地主志榮建設規畫,旁邊還要蓋一棟24層的住商混合大樓。
業者昨於會中表示,建築設計是以青雲閣為重點來發想,希望透過裙樓、立面設計來呼應老藝樓,之後還計畫在街角位置重現萬華古地圖。目前基地內還有國、市有地,正在積極價購,年底前應可完成。
青雲閣的修復計畫去年已通過北市文資委員會審查,未來這棟日據時期的藝樓將和新大樓並存;原本兩棟建築間的棟距非常狹窄,昨委員會要求須維持至少2.5公尺寬,以利行人通行。
昨天會中對此案的車道配置也有許多討論,最後礙於青雲閣須原址重建、車道開口較難調整,委員會僅要求業者在購得國、市有地前提下,把開口彎曲的角度修正成和馬路垂直,較為安全。
【附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之公告資料
名稱:青雲閣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宅第
1、日治時代為風化區「艋舺遊廓」所在,含妓樓、藝旦間、料理亭與劇場等青樓、酒館林立,專區內青雲閣是日治時代以來全台最大藝樓,為3層巴洛克式老洋樓,1樓為大廳,2樓以上內有一間間的休息隔間;1945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變成公娼寮;1997年廢娼後年久失修荒廢至今,2014年8月2日遭拆除僅剩一樓及部分面牆。
2、青雲閣又名和泉樓、醉花園,均為此建築各時期發展之不同營業名稱。依據「台灣煙花史」,在日治時期約1920~1930年代稱為和泉樓;根據1980年代萬華區寶斗里公娼館調查圖標示為「青雲閣」,此時該地仍是一片繁榮,到了1997年廢娼前夕,時名為「醉花園」使用,而「青雲閣」之名已消失。為突顯該區域內風月繁華之景象,以「青雲閣」為本案登錄之名稱。
公告日期:2014/11/06
公告文號: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330473100號
評定基準: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
1、建物所在位處萬華街市邊緣,與東側華西街一帶同為日治時期風化區「艋舺遊廓」之所在,區內青樓、酒館林立,因有寶斗里稱呼出現,見證都市庶民生活及地方發展歷史。
2、青雲閣舊存的三層樓建物,為艋舺遊廓少數留存的建築之一。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的洗石子立面,長短變化不一的立柱分割,表現出獨特的街屋形式風格。尤其,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異國風味十足,為其他地區少見之作法。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臺北市 萬華區
地址或位置: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5巷6弄20號
土地使用分區:都市地區 商業區
所在地地號:臺北市萬華區直興段二小段574地號
外觀特徵:街角立面勳章飾、水平花飾線腳、不對稱洗石子立面、裝飾有貝殼、洋蔥形式窗緣的外凸窗台等。
現狀:建物遭拆除,僅留下一樓部分牆面,目前辦理重建作業中。
歷史建築 vs 古蹟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鹿港文武廟#古蹟#彰化
鹿港的古蹟非常的多,街道上處處充滿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而文武廟建築群保存的如此完整,怎麼能不記錄一下呢?文開書院建於西元1824年,由鄉賢贊助,造就鹿港人才甚眾,文祠建於西元1806年,而武廟建於西元1812年,主祀關公,為傳統忠義的象徵。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