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符合跑步的功能性訓練動作
早上起床刺眼的陽光提醒我,要彎下腰整理舊衣服,突然翻到大學時期的球衣以及球褲,看著以前很喜歡的14號這個號碼,這除了象徵著灌籃高手中,三井壽不屈不饒的精神,也可以加上幾筆畫就可以寫成,”小飛“這兩個字
記得以前打籃球的時候,就是跟著學長不停的跑步,加上本來就喜歡訓練,大學就扛著槓子深蹲了,有一次發現我終於可以連續立定跳三次都可以抓籃框以外,快攻和切入都變快了,那個時候很興奮,我覺得我只要不停的蹲,就有機會讓我的籃球技巧更進步,我把我以前晚上會去跑步、打球的時間都拿去練深蹲了,對!只練深蹲,但是好像就這樣卡關了
那時的我知道,深蹲的好處除了提升力量以外,其他我什麼都不知道,但也重來沒來想過深蹲和跑步的動作,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直到成為教練後,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最像跑步的訓練動作是什麼?沒錯,就是跑步
同理 跳躍也是一樣
在提升肌力和肌肉量之餘,我忘記了最初開始訓練的目的
我們人體有206塊骨頭,超過200個關節所組成,而在跑步的過程中,除了左右兩隻腳交替用力推蹬地板的動作以外,軀幹和骨盆也會有相對的旋轉和側彎,由於頭會一直看著前方,所以脖子和軀幹也會有反向的旋轉產生
如果加上擺手時,肩膀到手臂和指尖的動作,以及全身的時序、骨盆的旋轉與髖關節相對的內外轉,慢慢的我終於了解到跑步的過程中,除了不太可能保持脊柱中立以外,也比深蹲的動作複雜多了
衝刺的過程中如果身體有問題是很難隱藏的,這就跟當你追求1RM深蹲時,很多問題都會顯現出來一樣,有時候會覺得在跑步的過程中,觀察問題再拆解動作之後,往他做不到的平面去訓練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很好玩
跑步其實也是很棒能量系統的訓練,在慢跑的過程中,我們的能量系統是慢慢堆疊上去的,不是只使用有氧系統,磷酸系統和無氧系統都會使用到,而衝刺則還是以磷酸肌酸系統為主
調控力量中的第六章,重複衝刺能力的章節中提到,30秒內使盡全力也只會消耗大約60%-80% PCr(磷酸肌酸),不會完全消耗完,休息2分鐘大約可以恢復85% ,4分鐘大約可以恢復90&,8分鐘則可以恢復到100%
前幾天陪我老婆去跑步,練衝刺大概就是使用這樣的觀念,試著找了一個不要太長的上坡,衝到終點後慢慢走回來,再換一個人衝刺,再慢慢走回來,再輪到我之後大約5分鐘左右,跑步的過程中,每一趟都在試著修正自己的動作,擺手、推蹬、核心有沒有用力、有沒有畫出8字之類這些身體回饋
這是在健身房當重量壓上去之後做不太到的事情,也就是說如果我的身體不會做這些動作,就是蹲得再重,練得再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然後我發現我衝了10趟大概就掛了...太久沒跑步,但是蠻爽的XD
在室內待太久,漸漸的我變成只看能蹲多重,肌肉多大,忘記了我當初的目標是因為想跑更快跳更高,所以開始練重量,所以跑完步的這天,我很開心的趕快寫下這篇文章,想把我當下的想法和心情記錄下來,希望下次還會願意繼續跑下去
#飛教練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7的網紅YUKO 哪旅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棒教學 #手殘請看這邊! ~ 拆解動作教學變得超容易的唷~ 趕快試試看吧!...
拆解動作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隻角色從頭打到尾?
線上教練課其實跟打遊戲一樣
當我最自豪的技能或角色被封印了,我該怎麼辦?這是我最近在打遊戲的時候有一個最深刻的體悟,最近在玩一款單機的網路手遊叫做“穿越時空的貓 Another Eden”,不知道有沒有人也在玩?趕快來跟我討論~
不好意思離題了,遊戲中有很多厲害的角色,我無意間抽中一隻只要“蓄力”兩回合,第三回合一發動攻擊就幾乎可以帶走所有小王的角色,超爽的啊,但好景不長,到後面有些魔王的屬性就把這隻角色就被封印了(看來我只能花錢了...)
記得我第一次想著要開始線上課程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最厲害的技能被封印了,學生手邊除了沒有健身房常見的器材以外,我也沒辦法幫學生做一些手把手的指導,瞬間覺得自己跟廢物一樣(是也沒有這麼誇張啦)
警戒已經超過一個月了,我在這段時間發現,除了手把手教學以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學生
1.透過螢幕step by step拆解動作給學生看
2.任何動作都是評估
3.做動作的過程,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4.有沒有替代動作
5.線上教練不局限於很累很喘
在經過一些突破舊有習慣的過程中,慢慢我發現講話和溝通的藝術都提升不少,如果用說的就有辦法讓學生了解,那是不是疫情過後,我可以讓教學技巧更進步?
以前依賴的手把手的教學方式,不曾點過的技能,最近好像有了不小的進步,這讓我想起我壺鈴考試的時候,老師也是依靠像這樣的技巧,讓我慢慢熟練swing的各個細節
透過一些比較平易近人、不帶專有名詞的描述,可以幫助WFH久坐的朋友緩解肩頸、下背酸痛,可以用TRX讓人在家爆汗,可以利用口語指導讓朋友的壺鈴更進步,在無法人與人接觸的時期,這對於我自己的鼓舞真的不小
遊戲關卡難易度的改變,除了提升可玩性以外,也讓我重新思考,隊伍中的角色潛藏各種可能性,我也透過線上課程給我的教學限制,重新讓我警覺到教練的生涯中,沒有任何技能是可以被依靠一輩子的
#對 #我玩遊戲玩到有點入迷了
#飛教練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分享並且Tag我喔
拆解動作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擴充理學檢查】
重點:
1.評估邏輯與動作需要花大量時間練習。
2.無法用單一的評估就斷定個案狀況。
3.發現動作問題就要拆解動作來找出問題。
介紹:
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SFMA)是功能性動作系統(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FMS)其中一套評估方式,主要是針對疼痛的族群,來所設計出的動作評估加建議處理方式。
最早發想是由創辦人之一Gray Cook在偶然之間把動作圖表畫在餐巾紙上....而後才與其他三位共同創辦人(Kyle Kiesel Greg Rose Lee Burton)自1995年開始應用這套系統於復健領域和學校健康檢查領域。而當系統慢慢越來越多人使用後,他們在2001才成立現在的公司,並提供實體與線上的評估與運動課程。
move well, move often!
這句口號從大學時代,大概2013年第一次聽到就如雷貫耳。而在那時候FMS這套系統還沒進入台灣,而我因為老師研究計畫,才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系統。當初被吸引到的是相鄰關節假說。簡單說是身體主要的動作關節會彼此交互影響。
例如:有些人打球膝關節不穩定,可能是踝關節或髖關節的活動度不足。
但是後來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把人體動作看的更仔細後,才發現這樣看待身體還不夠深入。
於是在2018去上了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SFMA)。評估方法分成兩個階段。一開始是初篩(Top Tier)藉由十個動作(圖2)(圖3)先找出哪些關節是失能(Dysfunction)且最好是沒有痛(Non-Pain)簡稱DN(圖3)。再藉由一連串後續的動作評估加上理學檢查找出到底是在哪些姿勢下的活動度問題還是動作控制問題。最後才是介入徒手與(或)動作治療。
而光評估的動作總數就大概要50個左右吧,印象中。所以學習完後,真的要實際抓三四十個個案反覆的練習評估動作與邏輯推理。而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其實台灣有FMS的臉書社團,都可以在裡面提問,會有各路高手與蔡忠憲課程原廠講師(康富物理治療所所長)(圖4)為你解惑。而忘記上課內容,也可以去官方網站上,看線上課程複習聽創辦人之二(Greg Rose(圖4)Kyle Kiesel)的講課,之前線上課程的期限是一兩年的樣子,你也可以花錢續約使用他們線上運動資料庫和課程複習。
後記:
學完這套動作評估後,其實最驚艷的是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找到動作控制的問題並且給予運動治療,就能馬上改善疼痛與動作問題。
最後建議如果想學任何不管評估徒手或運動,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才能將內容內化,不然花了很多錢最後只是拿到一張證書會很可惜。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sportsphysio #sportphysio #striveforgreatness #movewell #健康是練出來的 #strengthtraining #motortraining #sfma #fms
拆解動作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呢,我跟一個學生互動,他很困擾在職場上面,因為呢,他覺得他剛到一個環境,才大概一年不到的時間。
但是呢,他覺得很無助,因為在工作上面需要的一些能力啊、技術啊,他的前輩好像都不太教他,然後不太理他。
有一點放著他自生自滅的感覺,他就問我該怎麼辦?
那當然我當下,也有給他一些回饋跟建議。可是呢,我在他身上哦,尤其是我跟他之間的互動,我有感覺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這個現象就是不管我給他任何的建議,他第一時間不是先聽著、不是先收下來,然後去反芻,試著去實踐;他第一時間是反駁我、是跟我吐槽。
他最常說的連結詞就是「可是」。比如說呢,我告訴他如果你的前輩他沒有主動教你,你可以在旁邊觀察。
然後他就跟我說,「可是」前輩們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我站在旁邊我會覺得很尷尬。你聽出來了沒有?其實他可能連真的去試都沒有去試,他就先跟我「可是」。
那當然啦,這種case是蠻多的哦,我常常會說喔,我的工作總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然後呢,總是要去解決面對這些問題。
在我的專業訓練裡面,用自己的耐心去引導這樣的人,去看見他自己的狀態,並且找到適合他的調整,這就是我的工作。
可是呢,這樣的現象它的發生率,好像會比我們直覺上的認知,來的高很多。所以呢,也因為這樣子,我常常會參考其他老師,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會怎麼看?
那剛好我最近就讀到一篇文章,他是我們的前輩「陳麗卿」老師,她主要呢,是帶給大家關於職場形象方面的前進。
她說啊,關於職場的這種問題,她想要先跟大家溝通一個觀念。這觀念就是哦,教會你本來就不是你的同事,或者長官的義務;同事或者主管為什麼不教你,其實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可能,叫做「他教不來呀」!第二個可能,是「他不想教你」。
其實先講「他教不來」吧!其實「教」這件事喔是一種能力耶。
一個很厲害的業務,他不一定能夠帶著別人做到跟他一樣;一個很厲害的程式設計師,也不一定能夠懂得怎樣教別人去寫程式。
那更不要說像藝術家、像運動員;最厲害的選手,他不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教練。
其實關於「教」這件事情,它是一個專業;就像我自己在工作裡面的體會一樣,我的工作就是「教學」。
所以呢,我要常常進行大量、多元,而且深入的換位思考,我不能拿我自己直覺的認知,就講給我學生聽;因為如果這樣子他就學會的話,其實他根本不會進教室。
就是因為過去大家用直覺的認知告訴他,他學不會,所以才會到我面前;那我能不能用他能夠懂得、他能夠實踐的方法,去引導他,讓他真的學會?
所以關於這個部分喔,當我們在職場上面,我們發現別人為什麼不願意教我們?
與其先覺得對方小氣、對方藏私,不如喔你先想想看,他是不是有教的能力,一個很會做的人,不一定他會教別人怎麼做啊!
再來第二個層次,就是「他為什麼要教你」嘛?就算他很會教,他也可以教別人啊!其實哦,能教是一種能力,但是願意教是一種願力呀!
在職場上的資深前輩或主管,他們常常遇到的狀況,就是他自己份內的工作,都已經緊繃到極限了,他根本沒有心思去關心其他的人。
再來,每個人的專業、知識、技巧,或者是職場的生存術,都是自己血汗累積而來的;他為什麼要平白無故的教你,他為什麼要跟你分享呢?
而且再進一步看,很多人哦,他其實真的不想藏私,只是他自己可能經驗過太多次,這種認真的教完之後,卻不珍惜的菜鳥。
所以呢,越是資深、越是能力好的前輩,他往往剛開始都是保留的態度,他先看你一陣子,看看你是不是值得教的人啊!
然而在這裡,就是一個更深刻的關鍵了就是,那你是不是一個值得教的人呢?
其實啊,如果你真的想學習,而且想從同事或主管身上學到真功夫,那你要為自己努力的去賺到「學」的資格,你要證明自己值得被教啊!
簡單來說,就是你願意不願意去付出多餘的努力,去展現出你對於學習的渴望跟熱忱?而且去承諾去執行,讓你的進步讓身旁的人。
特別是能夠教你的人去看到、去知道,讓他們透過你的學習跟成長,也可以反饋到自己身上,覺得教你是值得的!
可是有很多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往往忽略這點,常常的狀況就是主管認真教了,但是你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
最後呢,就會讓主管覺得,我教你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於是就不願意教了!那當然了,主管教你這件事情,除了特別跟你聽提面命,手把手的教之外,那麼你從學習的角度,你有沒有別的學習方法呢?
其實哦,我在職場上看到很多人,他慢慢的可以爬上階梯、可以上位、可以擁有自己成就的。
我就發現,他除了很珍惜別人主動教他的這種機會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別人沒有主動教他的時候,他很願意主動的打開自己的眼睛啊!
他願意用心的去觀察、去體會,就算別人沒有明說。但是別人在他面前做過了一次,他就心領神會。我常常回想我自己的職場歷程,也是這樣啊!
在我自己認為最珍貴、最厲害的真功夫,其實都是偷學的。都不是哪一個前輩,特別停下他的腳步,回頭好好的跟我說,其實剛剛什麼狀況?
所以第一步要怎麼樣?第二步要怎麼樣?你要怎麼想、你要怎麼做?而接下來會怎麼推演?不好意思,這些真正的「Know how」,沒有一個前輩停下腳步跟我解釋。
不是他們自私啊!而是當他在談這個case,在那個風尖浪頭裡面,他專心做好眼前的事情都來不及了,他怎麼可能停下腳步,跟你拆解動作呢?
你得自己用心看、用心學,別人讓你跟,已經是給你最好的機會了。
所以呢,今天談到這裡哦,還是那句老話:「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但是呢,別人給你學習的機會,你有沒有把握呢?
如果你在職場裡,同樣的狀況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甚至於是週期性的犯錯。
就是呢,同一個狀況,然後一段時間發生一次,一段時間再發生一次,再一段時間再發生一次;那你說你要如何讓那些願意教你的人,覺得投資在你身上是值得的呢?
然而你知道嗎?在職場上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時間,千萬不能讓別人覺得投資在你身上,叫做浪費時間。
不過啊,如果你願意花時間聽到這裡,至少你已經為自己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不是你的主管,但是你卻為自己進行這一段學習,值得鼓勵、值得肯定,我們一起加油!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不僅是訂閱,還邀請你分享給你身旁願意學習的朋友。
那當然了Podcast除了在蘋果,或Android的手機裡面有內鍵之外;我們在Spotify跟Soundon的服務也有,也歡迎你去下載。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明年4月18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我想不管是面對你的生活還是工作,文字的能力,其實已經是現在時代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必備技能。
然而【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會幫助你重新建立起你跟文字的關係;並且能夠回到你身上,寫出自己的風格跟味道。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拆解動作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人生當中,有沒有曾經體驗過「失常」這樣的經驗?可能是你很熟悉的一個科目,在考試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可能你是一個運動員,在球場上那個你已經練習了千百萬次,成為你身體記憶一部分的那個動作,或者那一次擊球、那一次揮桿;你卻怎麼樣就是打不好。
我想在我們人生裡哦,這種經驗應該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會過。然而呢,這樣的一個體會,常常會造成我們心中一個很大的陰影。
因為你之所以會「失常」,代表這件事你曾經很熟練,而且曾經表現得很好,才會有後面的「失常」。那這樣的落差,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要怎麼樣去避免,自己在人生裡面,可能你聽到這一段內容的時候,你接下來就要面對一場重要的會議、一個重要的溝講;或者是你要面臨一個很大很大的挑戰,我們要怎麼樣避免自己失常呢?
其實呢,關於「失常」這方面的研究,在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貝洛克,他就把這樣的現象,用一個更生動的詞彙來形容。
他把這樣的現象稱作是「窒息」。你回想一下自己「失常的經驗」,可能在某一場重要的公眾表達裡面,那個你已經練習了無數次的講稿。
甚至於,你都不是第一次才講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卻在台上,你就是卡住了,你就是怎麼樣也想不起來,下一句話到底要說什麼?那是不是一種「窒息」的感覺,你根本沒有辦法呼吸啊?
在貝洛克的研究裡面,他把高爾夫球在果嶺上的推桿,當成是實驗的典範。他的研究發現喔,當人剛開始學推捍的時候,這個動作十分的困難,因為同時要想多、好多件事。
高爾夫球的球員需要估算果嶺的斜度,計算球的路線,而且要感受這個草皮的質地;然後接著還要留意揮桿的動作,確保能夠平順的一捍就把它推進去。
對於那些缺乏經驗的人,這個推桿的動作其實是難如登天;就好像是在解一個高階數學的公式一樣。
但是呢,隨著你花時間努力的練習,你會得到回報,至少在剛開始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明顯的進步。
對於一個推桿的新手,他有意識的去思考他的動作,把它拆解,然後好好的想過、順過一遍,他的表現會更好。
對初學者來說,花越多時間思索推桿這個動作,就越容易把球打進洞裡面。藉由全神貫注在球場上,而且注意揮擊的動作過程;初學者可以避開很多新手會常犯的錯誤。
可是呢,隨著球員對於推桿的動作,越來越熟悉之後,在每一次果嶺上推桿,要去分析「推桿的動作」,要去拆解它們,這就會變得浪費時間了。
因為你的大腦已經知道怎麼去做,它會自動計算果嶺的坡度,選定最佳的推桿角度,並且擊球力道要多強。
事實上呢,貝洛克就發現喔,一個經驗豐富的球員,當他要被迫去思考,自己推桿的「拆解動作」的時候,通常他就會打得非常、非常的差。
貝洛克在他的研究裡面,他就說:「我們把高爾夫球的好手請到實驗室,要他們注意自己揮擊過程當中的某個特定部分,結果他們就會失常。」
當你的程度非常好的時候,你的技巧會變得有如反射動作;你不需要留意自己的每一個步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球員或者是表演者,會發生「窒息」、會「失常」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們的大腦,負責監督行為的那個區域,是在前額葉的皮質。但是呢,當我們的動作,已經是很熟悉的時候;這樣的干涉跟介入,反而會讓我們的內在去質疑,自己苦練多年所琢磨出來的技巧。
所以回到我的經驗裡,回顧我這麼多年,在公眾表達、授課的過程。
我發現喔,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準備自己的每一堂課,每一次的公眾表達、公眾演講,我都要仔細的去分析、去拆解,然後去演練,這樣子我才能夠讓自己的表現是好的。
可是隨著經驗的累積越來越熟悉,我幾乎在公眾表達裡面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部件,就像是高爾夫球的職業選手一樣,它已經烙在我的身體裡。
這時候,反而我每一次在公眾演講、在表達之前的準備,我都不會再看我的講稿。精確一點說,就是我要臨上場之前,我就不會再看我的講稿了。
比如說,當天晚上要演講,我可能下午會找一個地方去走一走,找個公園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換換氣。
然後在走的過程當中,開始去想像,晚上演講的整個氣氛是什麼?氛圍是什麼?我要傳遞的感受是什麼?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總而言之,我不會再去想「細節」的部分,這細節的部分就是拆開來,哪個關鍵我要怎麼講、我要怎麼詮釋?哪裡我要安插什麼樣的笑話?其實,以我現在面對公眾表達這件事,我就不要去想。
而且不瞞你說,我還真的曾經在面對重要的公眾表達之前,在我現在的程度底下,我很認真的去拆解每個動作、每個流程。結果就是當天晚上,我至少在我自己的感受上,我覺得是講的荒腔走板啊!
所以囉,你今天聽到這裡,如果你要面對一些重要的挑戰、重要的呈現。那麼我常常會說,真正重要的,其實你不會忘記的;而你反覆練習過的,你也不要太去用思考的方式,去想你要怎麼做。
進入它、享受它。如果你要演奏音樂,就讓你自己成為音樂;如果你要公眾表達,就讓自己享受那支麥克風,還有那個舞台跟人群。
其實在我們人生當中,任何的自我呈現,你的觀眾、你的受眾之所以會享受,是因為你享受其中,而不是你在滿頭滿腦在想,我要怎麼做啊!
特別是你要呈現的這件事情,你已經用你的生命投入了很多心血;那麼,何不讓自己就是去享受它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程,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