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醒這不只是一篇教養文
許多人在看完文章後,常會私下另外問我,要如何讓孩子也能透過一些方式的引導,去寫出一篇篇的好文章?
不藏私,今天我就在這邊稍微分享一下心得。 粘迪舜
首先,很多爸媽甚至孩子,都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枯燥無聊的事,但其實寫作跟表達能力習習相關,而表達能力與人際關係又有很大的關連,某部分來說,這跟我們出生來到這人世間,要做的最重要的課題有關...
什麼功課呢?就是人際關係,就是愛~
我個人長期在接觸家庭、愛情、親子課題體會到,其實很多問題的產生,都源自於溝通手法拙劣,而這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從小並沒有在寫作方面加強,在那個年代聯考必須要寫作文,有多少人的作文直接低分放棄,著重在其國數理英的分數補強上,見微知著下就懂,這一套觀念傳承到現在,小則使得家庭親子關係疏離,大至社會重大議題難以理性溝通討論,這些陳年弊病,某方面來說正是在於當年,大多數人並不重視培養孩子寫作的基本功。
在此,就隨便拿 #中國氾濫的非洲豬瘟 事件 ,
來簡單舉例一下,如何讓大家完整了解寫出一篇好故事。
➡️ 寫作靈感來自於閱讀、生活、新聞與個人經驗
通常一提到非洲豬瘟,大家就會想到口蹄疫,想到口蹄疫就會想到二十年前那樁慘劇,想到豬隻們被阿兵哥四腳抓著,勾勾叫著被拋進去深坑裡,一旁挖土機正在準備著,等所有的豬隻都進坑了之後,灑上石灰就可以推土活埋。
然後若我們回頭去查閱當年的新聞,1997年3月14日起短短四個月,台灣撲殺全台3成豬隻,共385萬746隻豬,20年前那一天,無數豬農一夕破產,豬價一夕崩盤、經濟損失達1700億,當年養豬業是台灣單項農業產值第一名,口蹄疫前一年,全台年屠宰1431萬頭豬,產值達886億元,其中四成到了日本,當時台灣是日本最大豬肉進口國,每兩隻進口豬就有一隻從台灣來。目前全台則僅剩600萬頭,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深深害慘了我們的養殖業。
➡️ 構思與拼湊線索
然後我們進一步去查證,當年口蹄疫病毒之所以會傳入台灣,是因為台灣豬肉供不應求,於是基於人性的 #貪念,有業者動起歪腦筋,除了從中國、東南亞進口豬肉轉賣,許多漁船甚至直接載著活跳跳的種豬、仔豬,1989年《中國時報》就曾報導,南寮漁港查獲4千公斤中國走私豬肉,疑似含口蹄疫病毒;《聯合報》也曾紀錄,1995年高雄港查獲漁船走私,船上除了槍械,還載了好幾噸乳豬和金華火腿,走私之猖獗可見一斑。
然後大家去想想,就在選舉前,中國漁船利用選前空檔,於11/10趁機藉由船隻故障當理由,申請進高雄港維修,結果被海巡人員查獲冰櫃藏5千公斤豬肉,另外再加上各大機場,都有人試圖夾帶中國非洲豬瘟的豬肉進海關,甚至有電視T台拼命推廣中國豬肉紅腸的美味,各位就可以推測,這恐怕是一件化整為零,有計畫性的攻擊台灣農業經濟的行為。
➡️ 抓出大綱、找出支柱事件、正反派與路人角色、擬清情節與背景設計
通常在描述一個故事,大概就像一個旅程一樣,出發前要先介紹時空背景,接著開始緩慢上坡,上坡時開始鋪陳問題、用陰謀來做張力布局,接著在危險、緊張、刺激中,慢慢帶領讀者走到戲劇性登頂高潮,用強烈的措辭來引述主角的成功或失敗,之後帶著問題未全然解決的懸疑感,慢慢的引導讀者走下坡,之後再開始做結局的論述,結局不一定是美滿的,但卻要讓讀者看完之後能多產生思考與觸發個人感受,這樣就是一篇成功的故事。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寫作,利用中國在處理自家非洲豬瘟的作為,來作為故事的支柱,並且比較兩岸在處理暴斃病死豬的作法,來讓讀者理解,為何非洲豬瘟在中國是無法抑制的,因為中共鼓勵老百姓,豬肉煮熟一樣可以吃,由於貪念,因此只要豬隻稍微有問題,為了降低損失,當地政府與大型養豬戶們,會趕緊將病死或即將病死的豬隻宰殺,並且火速送往肉品加工廠進行加工,因此雖然大量的豬隻死亡,但對地方政府來說,這可是一門生意,病死的豬,能跟中央申請農業養殖災害補償,補償下來的錢,能苛扣部分到口袋,另一方面又能夠有免成本的油水能抽,由於短時間暴斃了幾千萬頭豬隻,病死的豬肉與健康的豬肉間,有著高額的價差,於是問題豬肉開始流竄到其他尚未有疫情的省分,民眾吃不完的廚餘又到了養豬場,然後豬瘟就一省接一省的連環爆不完。
➡️ 結尾提到希望與夢想
接著,要引導讀者去回頭想想當年台灣的口蹄疫,不也是因為貪字嗎?這似乎是人性,除非制度強化並改變,並且讓全民有公衛與防疫觀念,否則人性的貪婪與自私,永遠是無可避免的將會戰勝眾人多年努力的一切,接著客觀陳述這些年來,政府的努力與養豬業者的進步,一改過去防疫觀念薄弱,已經將防疫視同作戰,徹底落實消毒與動線隔離,另外,政府也督促業者增設廚餘高溫烹煮設備,以期待這次口蹄疫拔針之後,台灣能解除疫區名單,重新慢慢恢復出口的外銷業績。
經過這樣拆解,是不是發現同樣是新聞事件,
這樣讀起來,簡單有趣多了呢?
而且讓人更了解防疫並不是政府的工作,而是全民的責任,因為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沒人會希望非洲豬瘟在台灣現身。
其實一個故事的基本架構與完成真的並不難喔!
當然,若一個故事要更好看,
則要補充更多證據來填充細項部分,由於篇幅有限,就不贅述了。
先在強烈推薦一本,
適合父母帶領孩子寫作的好書~
👉👉👉超圖解創意寫作👈👈👈
這本書是以圖像破解寫作迷思,用前所未見的圖解作文祕笈,#來把寫作完整而且有邏輯的簡化,讓您輕鬆就能將寫作基礎建立起來,並且讓你帶領孩子上一堂最實用、有趣的紙上作文課!
看圖就能懂寫作唷!真的是太棒的一本書了~
大家若有興趣,趕緊去博客來看看喔!
詳細介紹與訂購網址:https://reurl.cc/Op6ER
#其實作文一點都不難😆😆😆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谢谢宝琴的允许,让我可以转载此文章和大家分享。
以量
***
[孩子双月刊封面故事118期]
文/林晓薇
口述及照片提供/罗宝琴
题目:罗宝琴与俩儿子的故事
小题:离家的儿子早长大!
引言:老大沉默不语,老二哭丧着脸,两个儿子都不想离开。宝琴努力克制眼泪,在心中强持正念:“希望两个儿子可以在他乡遇见良师益友……”
2013年开学的前两日,宝琴沉默着打点她两个儿子的行李。
她的心情沉重如墨色黑夜,因为,从没离开过她的两个儿子,隔天将离她远去,跨州到寄宿独中去升学。
老大沉默不语,老二哭丧着脸,两个儿子都不想离开。
在沉重的氛围中,宝琴努力克制眼泪,在心中强持正念:“希望两个儿子可以在他乡遇见良师益友。良师、益友……”
小题:沉痛的别离
把老大送入寄宿中学,原是爸爸的强烈意愿,也是爸爸来自亲戚的压力,爸爸不希望儿子在家庭的保护下,没有了青少年该学会的独立与自律。
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抓住机会,提议 “把老大转到寄宿学校去”。
对于感情细腻、已经念到初二的老大来说,要他“转校”而与认识了几年的老友分开,是天大的折磨。
虽然深知学会自立对儿子是件好事,可是只要想到儿子才十几岁就离家居住在外,宝琴心里也有万般不舍。
于是母子俩暗地里约定:“只要不留级,就不用转换中学!“
宝琴深深记得,曾经留级一年的老大领取成绩单的那一天,很兴奋地从学校发来了一个简讯:“我升级了!”
母子俩兴高采烈地一起去吃了寿司,为儿子险险过关的成绩大大地庆祝了一番。
岂料回家后,外子还是斩钉截铁地坚持:“转校!”
老大情绪跌到了深深的谷底,夹在夫妻为此事而纷扰的关系里,感受着老大心如刀割的心情,想到儿子从今往后不能天天陪伴在侧,一起吃饭、一起过着惯有的亲子日子,宝琴的心,也沉落至无奈的深渊。
“去跟朋友好好道别吧!”学校放长假前,宝琴如此鼓励儿子。
可是儿子却是沉默到最后。
没有小礼、没有留言、没有拥抱、没有互相道别,儿子就这样,告别了他快乐度过初中几年的校园。
小题:意外的分离
带着儿子远跨他州去找新学校时,该校主任说:“都要升初三了,孩子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如何能面对年底的两项大型考试?”主任不鼓励老大转校。
而宝琴却已深深被那所学校很多资深的师资、很有礼貌很朴素的学生、很清新的空气给深深吸引了,想起了小儿子报考不上的某所吉隆坡独中,想起了自己糊涂地没为小儿子申请任何一所国中,宝琴不禁转身问身后坐着的小儿子,“不如你进这所学校,嗯?”
不知道自己没考上吉隆坡的独中、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要离家的老二乍听宝琴这“莫名其妙”的建议,顿时吓坏了!
尽管去看了校园幽静舒适的环境,老二还是掉眼泪了,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要离开爸爸妈妈那么远的安排。
小题:一起去吧
到底要不要把两个儿子都送往那么远的学校去?
内心挣扎好久的宝琴,某晚经过儿子俩的房间,听见兄弟俩促膝长谈,还深深地谈到心坎里,一把声音霎那坚定地在宝琴心里响起:“就让两个儿子都一起进入那所寄宿学校吧,去共同生活、共同体验、共同留下回忆、共同培养兄弟情!”
老大开学前,在面子书上留下了扣人眼泪的字字句句:
“我要走了……”
爸爸因为公务在身,无法送行,那一晚,一人独守空荡荡的家园,顿时,他好想念两个儿子的欢笑声……
一种说不出的爱,原来一直在这个家中流转。
对于老大与同学间的不告而别、对于老大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生的无力感,宝琴在寻求专业老师的意见后,原打算请孩子原校老师与同学给孩子打打气,没料到,“我先生比我更细腻,他去买了一本纪念册,叫我让孩子想念的老师与同学们留下祝福……”
当老大某日回乡,接到满是老师与同学祝福的纪念册时,他哭了。
被孩子眼泪吓慌的宝琴,还以为纪念册又勾起孩子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内疚地给了孩子一句“加油!”也下定决心,要在言语及行动上让孩子明确知道,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了,但他们夫妻俩对孩子的爱,却从没改变。
小题:距离就是美
宝琴开始在面子书上搭建一座亲子的沟通桥梁,见儿子在面子书上初入学的心情依旧徘徊于谷底时,宝琴苦思多时,心想“远妈不如近师”,于是她找了校内的辅导老师相助。经辅导之后,老师也讶异沉默的老大,原来心底埋藏着许多的郁闷与困惑。终于有了一个抒发的管道,老大的心情开始扫去阴霾。
假日时光,外子也带他回嬤嬤老家,和嬤嬤小聚数日。嬤嬤曾经照顾襁褓中的老大,和孩子有一定的情感。向来话少的老大,临告别前,特别叮咛爸爸为他与嬤嬤合照。合照中的老大,做状亲了嬤嬤一下,还贴上了面子书,附上一句“谢谢嬤嬤的爱”。
那是老大第一次,这么大方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爱。
看见那合照,宝琴喜极而泣,“这孩子,长大了!”
家长日前夕,负责幻灯片展示的老大,半夜摸黑起床,到他宿舍对面的老师宿舍内,继续完成未竟的工作。天亮前,终于大功告成,老大悄悄地给熟睡中的老师留了一张纸条:“老师,见您睡着了,我不打扰您,PPT我完成了。”从老师口中得知老大如此细心又负责时,宝琴的眼眶再度因感动而湿润……
家长日,宝琴不但与外子都到校,还邀了孩子们的嬤嬤和姑姑,一起以“浩大阵容”的行动告诉两个孩子:“我们真的很爱你们!”细心的她,还亲自烘制蛋糕,送给数位老师,以谢他们给孩子的另一种“母爱”。
而令全家人都惊喜的是,过去在UPSR中连一个A都没考获的老二,竟以他有史以来超过90的高分考获第一名,而且,连他从没想过要获奖的华文作文,也以“我的新学校”一题,获得了第一名!
“我们真的没想过,这孩子竟然会是在中学,实现了他小学一年级跟爸爸说他要实现的‘第一名’的承诺!”
虽然为小儿子的成绩感到欣喜万分,宝琴不忘关心老大被弟弟成绩远远超越的感受。却见老大微笑着说:“我没事。”原来,当他第一次从学校的扩音器听到了弟弟考第一名时,“我就为弟弟感到骄傲了!”
当宝琴坐在宿舍里,看着儿子在宿舍里洗衣、晒衣、收衣、折衣时,宝琴心里一边浮现着小儿子初入学时哭着要回家的画面。她想起了两个儿子周末自己搭火车回乡的独立;想起了小儿子在班上遇到棘手的人际问题时,宝琴正焦虑着该怎么协助儿子时,小儿子却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想起了母亲节的夜晚,小儿子听到宝琴一改往日作风,温柔地跟他说“三明治坏了就不要吃了”,结果感动地在深夜打了个电话给宝琴说“妈咪,我很想你”;想起了老大在宝琴生日时送给宝琴的一把伞,卡上写着“我不在的时候,让它为您遮风挡雨”……
原来距离就是美!宝琴欣慰地掉下了眼泪。
小题:美丽的空巢期
其实,送走两个儿子的半年多来,成长的不仅是两个儿子,就连宝琴和她的先生,也成长了许多。
宝琴找回了跟自己相处的许多时光。工作闲暇之余,她去上佛学班,充实自己;去学瑜伽,找回健康的体魄;还去学习烘培各式蛋糕,好在孩子周末回乡时,可以享受她甜腻而扎实的母爱……
某日和先生闲坐吃苹果,宝琴举起了一颗苹果,问先生道:“你要不要我削一个给你吃?”
只见先生怔怔地看着宝琴说:“啊,我的老婆终于‘回来’了!”
宝琴当下才恍悟,原来自开始养育两个儿子起,她的目光、她的全副心思总是集中在两个儿子身上,先生早被“冷冻”好久好久了……
能够提早在中年时期感受没有孩子在家的“空巢期”,原来竟是夫妻俩重新经营美好关系的美好时机!
这大概是宝琴夫妻俩最意外的美丽收获了!
(毕)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在 感受生活作文 的相關結果
是他教我感受生活600字. 生活是一杯香茗,讓人學會幽香淡雅;生活是一株大樹,讓人懂得撒下濃蔭;生活是一排大雁,讓人明白同心飛翔。翻開生活的篇章. ... <看更多>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在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 佳句 的相關結果
我喜歡陣陣清風浮面時的清爽,讓一切煩惱和不開心也會隨風消失。我喜歡讀書,喜歡書中那些優美的詞語,和書中男女主人公感人淚下浪漫的故事。我喜歡靜靜呆在書房,守著寂靜 ... ... <看更多>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在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的相關結果
感受生活作文600字. 是他教我感受生活600字. 生活是一杯香茗,讓人學會幽香淡雅;生活是一株大樹,讓人懂得撒下濃蔭;生活是一排大雁,讓人明白同心飛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