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島》(Shutter Island, 2010)是由馬丁·史柯西斯導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
不曉得狄卡皮歐會不會認為2010年是他人生相當特別的一年,因為在2010年的二月,由他主演的《全面啟動》(Inception)上映,給觀眾燒腦燒到2021仍舊是部經典;而同樣也是由狄卡皮歐主演的《隔離島》,在同年七月上映,也是讓觀眾隨著他深鎖的眉頭與不信任的雙眼,在「隔離島」與島上的燈塔,迷茫迷失到電影結束。直至今日,《全面啟動》與《隔離島》都還是「再多看兩遍」也不嫌多的燒腦電影。
《隔離島》是改編自丹尼斯·勒翰的同名驚悚黑色小說(2003年),故事幾乎按照原著的故事線,史柯西斯也將小說中的哥德式恐怖,呈現在螢幕畫面。
#一定要親自享受看隔離島的震撼
《隔離島》是個一點小雷都不能爆的故事,觀看者必須親自從頭看到尾,才能感受到這個故事的威力,才能理解眼見為憑是如何不可靠,也才能感受謎底揭曉時的現實震撼,最後,還會因為關鍵的一句話(「像個野獸地苟活,還是像個好人地死去」),而備感煎熬。
故事發生在1954年,泰迪·丹尼爾(狄卡皮歐 飾演)與查克·奧爾(盧法洛 飾演)是美國的法警,特別被安排到位於美國新英格蘭區的波士頓海灣外的「隔離島」,要調查一名在隔離島上莫名失蹤的女性重案刑犯。
「隔離島」的英文是 shutter island,shutter 的意思是拉下百葉窗的關閉,意思就是「完全對外封閉的島嶼」,因為在這個島上,除了醫護人員與心理醫生,其他關閉的都是患有心理疾病的重案刑犯。島上建築總共分為ABC三棟,除了AB分屬男女病房之外,C區則是心理疾病嚴重又具有暴力傾向的病患。
.
#燈塔是光明的指引
島上除了ABC三區之外,另外還有一座燈塔,聳立於峭壁懸崖之上。就法警泰迪的調查,這座燈塔嫌疑最重,應該是個藏有秘密且進行不人道手術之處。
燈塔象徵光明與指引,於是,泰迪法警帶著一定要查出真相的決心,不顧波士頓灣的嚴厲天氣,無視暴風雨將至,與此同時,也不聽愛妻的勸告——千萬不要到危險的燈塔裡。
只是,泰迪既然任命於找出莫名消失的重刑病患,同時也想解開他心中一直未解的疑惑,於是他帶著非查出真相不可的決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進入燈塔。果然,一切真相大白。
.
#哥德式恐怖故事的基本元素
在傳統的哥德式恐怖故事裡,例如《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會有一些固定的基本元素,這些在《隔離島》也有。
1. 被孤立的空間:隔離島就是一個被孤立的小島,在島上發生的一切,宛若發生在平行異世界。
通常,這種孤立的空間是種刻意的設計,目的是要產生一個能夠凸顯主角內心世界的地域。
2. 狂風暴雨:在《隔離島》幾乎沒有好天氣,不是在睡夢中被雨水打到驚醒,就是在墓園中遇到大風大雨。而颶風將至的陰影,也隨時隨著狂風巨浪拍打在峭壁礁岩上。
通常,狂風暴雨的程度,會隨著故事的前進,而顯得更為狂暴,這些狂風暴雨不僅襯托外在環境的驚險,也象徵主角內心的憤恨與恐懼。
3.
陰魂不散的鬼魂:在《隔離島》,那些在二次大戰的寒冬與戰火中死去的德軍和民眾,一直陰魂不散地盤旋在泰迪的回憶之中,尤其是躺在死去的母親懷抱裡的戰火下的女孩。
通常,這種陰魂不散的鬼魂,並非真的鬧鬼,而是主角內心罪惡感的顯像。那些主角不願意面對的過去、悔恨、不堪的醜陋等等,都會以鬼魂的形式出現在主角的午夜夢回。
.
#前額葉皮質切除術
《隔離島》提及的前額葉皮質切除術,曾經在精神科治療的外科手術方面,盛極一時,在30s至50s年代,是最前衛的醫療科技技術,還在1949年獲得諾貝爾的生理學醫學獎。不過,這項醫學技術在70s年代之後被禁止使用,因為手術結果無關效果,不僅傷害人權,有人道疑慮,更慘的是把人變呆變笨、甚至(嚴重感染而)搞死。
《隔離島》的故事發生在1954年,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心理醫師在解決不了有暴力傾向的重症刑犯時,必須採取外科手術,讓病人失去反抗的能力,甚至呈現癡呆狀態,再也無法暴力向人。
.
#1950年的女性家庭壓力
《隔離島》有提到家庭,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美式家庭,就是有個大庭院的房子,一家四口五口歡樂住在一起,爸爸在外努力工作、成功發達,媽媽則是能幹溫暖的家庭主婦。
不過,美國夢終究個夢,例如同樣是由狄卡皮歐主演的《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2008),就是個在50s年代的美國夢美滿家庭的夢碎過程。當先生在外工作之時,由一個婦女背起家裡所有的責任,身心壓力都極為巨大,家庭問題也隨之而生。
.
#狄卡皮歐與史柯西斯
《隔離島》是狄卡皮歐與導演史柯西斯的第四次合作,兩人每次的合作,都是經典賣座電影,前面三部是《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神鬼玩家》(The Aviator, 2004)、《神鬼無間》(The Departed, 2006),之後還有在2013的《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25
#2021年6月9日
#隔離島2010
#Shutter_Island
#to_live_as_a_monster_or_to_die_as_a_good_man
#劇照中的領帶就是太太送的那條
#哥德式的恐怖故事
從睡夢中驚醒英文 在 小聖蚊的治國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物介紹:
趙正宇,無黨籍,獲民進黨禮讓,加上鄭文燦與蔡英文力挺,當選立法委員後加入民進黨立院黨團運作。
7/31,台北地檢署前往桃園立委趙正宇住處搜索。趙從睡夢中驚醒後,一開始故作鎮靜,一派輕鬆地接受搜索,甚至還嗆調查官「#敢動立委要有把握」,直到檢調搜出裝滿920萬元成綑現鈔的提袋,才讓他驚魂失色。
不過,趙正宇遭聲押後,仍矢口否認貪污,推稱不知助理林家麒交付的錢是賄款,昨天深夜獲法官諭令100萬元交保,僅林家麒被裁定羈押禁見,但檢調掌握,#趙正宇涉嫌透過助理林家麒向兩家殯葬業者收賄至少2千萬元,業者到案後,不但 #咬出行賄始末,檢調也 #透過監聽及行動蒐證,#全程目睹跟拍林家麒開車去向廠商收取現金賄款的經過。
#這篇留言一定很清淨
從睡夢中驚醒英文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有豐盛的物產、多元的人文,從16世紀的歐洲航海家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說台灣是一座美麗的寶島。但世世代代生長在這座島嶼的我們,經歷的挑戰卻也從未少過。
10年前的莫拉克風災,大自然展現祂的無常與無情,美麗山林一夕間化為可怕的洪流,帶走許多人摯愛的親人與家園。但幸運的是,台灣人的韌性、熱心與愛心,並沒有被帶走,反而在災後復原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團結、更加強大。
10年過去了,大家也都逐漸走出新的人生。一磚一瓦重建家屋、學校與聚會所,栽種一株株的咖啡、用產業將部落重新凝聚,修復一座又一座的橋樑讓社區重新連結。政府也持續投入災害預報系統及防災軟、硬體建設的加強改善。我們看見,儘管有那麼多傷痛,但台灣人依然堅強地克服挑戰。
今天清晨宜蘭外海發生了一場地震,我和許多人一樣從睡夢中驚醒,蘇貞昌院長第一時間就進入災害應變中心,蔡英文總統也立刻掌握狀況、確認各地的受災受損情形;而此刻,颱風利奇馬也正朝台灣靠近,政府的防、救災機制已全面啟動,國軍也已經整備待命、嚴陣以待。
這就是我們的台灣,美麗的寶島,但也有颱風、有地震、有很多很多的挑戰。這些挑戰讓生長在這座島嶼並不那麼容易,但也讓我們台灣人變得更勇敢、更堅強,更加的團結在一起。
今天是父親節,祝福全台灣的爸爸們父親節快樂,也希望全體國人一切平安,同時更要深深感謝此時此刻堅守在防災崗位上、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每一位與台灣一起面對挑戰的台灣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