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70的網紅樂樂小公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飯店資訊🏨 📅體驗日期:20200701~03 https://bit.ly/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FB 👈 點擊進入 https://bit.ly/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官網 👈 點擊進入 飯店地址:70841 臺灣台南市安平區州平路289號 https://bit.ly/台...
「奇蹟男孩爸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樂樂小公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銘銘就 MM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Vick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好雷] 全台獨家!最完整的七篇奇蹟男孩感想-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奇蹟男孩】-爸爸奈特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善良一點,因為大家的一生都不容易:《奇蹟男孩》(Wonder ... 的評價
- 關於奇蹟男孩爸爸 在 [討論] 奇蹟男孩禮物-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奇蹟男孩爸爸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尛外電 男孩的毛毛蟲羽化成蝶 放飛後遭寵物狗吃掉
----------------------------
Artist: 閒魚XianYu
----------------------------
英國南約克郡羅瑟勒姆(Rotherham)一名3歲男童羅尼(Ronnie Seddon)很寶貝這隻毛毛蟲,他細心照料了幾週,終於等到牠羽化成蝶。
羅尼歡喜地不得了,將蝴蝶取名為拉夫(Ralph)。男孩小心翼翼將拉夫裝進塑膠罐裡,將牠帶到花園,準備放飛。羅尼的爸爸丹尼(Danny Seddon)也在一旁拍攝,準備見證這奇蹟的一刻。
只見羅尼拍拍塑膠罐,搖了搖,成功將拉夫放出罐子。拉夫拍動著白色翅膀,在花園裡翩翩飛舞。
羅尼家養的騎士查理王獵犬馬佛(Marvel)見狀,立刻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向拉夫,一口把牠吞下肚。
25歲的丹尼氣得直呼:「噢我去你個花開富貴!馬佛,馬...馬佛,你這個敗尺,你這個大敗尺,」他接著轉向一臉錯愕的兒子,「馬佛在吃牠!馬佛剛剛把牠給吃了。」
丹尼表示,兒子當下很生氣,也一直對拉夫念念不忘:「羅尼對狗狗很生氣,並拒絕跟牠說話。」
尛評:拉夫短暫而美麗的一生。
#羅尼養了我 #馬佛吃了我 #丹尼將我遭難的經過錄了下來 #尛編
--
Source: LAD BIBLE
#英國 #蝴蝶 #狗 #阿尼尛 #圖文
奇蹟男孩爸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奇蹟男孩爸爸 在 樂樂小公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飯店資訊🏨
📅體驗日期:20200701~03
https://bit.ly/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FB 👈 點擊進入
https://bit.ly/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官網 👈 點擊進入
飯店地址:70841 臺灣台南市安平區州平路289號
https://bit.ly/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Gmap 👈 點擊導航
訂房專線:06-391-1899 ← 撥打訂房
❗影片更正❗
關於影片中敘述,入住送T恤
目前官方已經改成下面的方案,請大家留意喔
🌟加價500元送鋼鐵機器人商品2件(可任選T恤或帽子) 🌟
⭐亮點:
01...機器人主題元素,滿足每個男孩心中的機器人夢想
02...機器人巧克力minibar,滿滿的甜蜜好吃巧克力
03...入住提供台南安平德陽艦園區,機器人展門票四張
04...贈送機器人親子T恤&機器人紋身貼紙
05...限量體驗,每日只有四間機器人房,期限到2021年6月26日
06...元素餐廳提供超美味早餐,美味指數令人驚豔
07...元素餐廳提供超水準午晚餐,輕鬆品嚐各國Buffet美食
08...大廳魚簍造型,蓬勃大氣,劍獅門牌造型,祈福辟邪
09...房間異常乾淨,適合有潔癖的旅客入住
10...兒童俱樂部,提供扮家家酒,溜滑梯等眾多遊樂器材
11...寬敞明亮的室內泳池,快樂游泳不怕曬黑
12...腳踏車出借,輕鬆前往開台天后宮,安平古堡遊玩
📌相關部落格影音資訊📌
https://bit.ly/大員皇冠酒店機器人房影片介紹 👈 點擊進入
http://bit.ly/大員皇冠酒店和風房影片介紹 👈 點擊進入
http://bit.ly/大員皇冠-元素餐廳-亞洲街頭美食節 👈 超值推薦
http://bit.ly/大員皇冠-元素餐廳美味早餐 👈 超值推薦
http://bit.ly/元素餐廳早餐創意美食-擔仔粉條涮牛肉 👈 創意美味
✍體驗心得✍
很高興,能夠帶著爸爸們
來到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
入住酒店推出的機器人房
並且參觀酒店與德陽艦園區合作推出的
艦證奇蹟-鋼鐵機器人特展
看著爸比開心的研究機器人
並且跟機器人合照
我才發現
原來每個男孩的心中
不管幾歲都住著一個機器人呢!
一瞬間爸比又變回大男孩
雀躍的心情也感染著我們
愉快的度過這三天兩夜的機器人假期
父親節要到了
大家可以帶著爸比
來到台南大員皇冠酒店
找機器人一起玩耍喔
#台南大員皇冠假日酒店 #機器人房
#德陽艦園區 #陳時中
#艦證奇蹟 #鋼鐵機器人特展
#台南飯店
活動邀約請洽:yi80426@gmail.com
💖喜歡樂樂&喜歡我們文章影片的話💖
🙏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https://bit.ly/按讚樂媽的Facebook專頁
https://bit.ly/訂閱樂爸樂媽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訂閱樂樂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按讚樂樂的Facebook專頁
https://bit.ly/按讚可可的Facebook專頁
https://bit.ly/追蹤樂樂的IG專頁
https://bit.ly/關注樂樂的部落格

奇蹟男孩爸爸 在 銘銘就 MM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會真的要斷絕關係吧......
喜歡的朋友IG幫我們發個限時動態,讓跟多人知道喔!!!!
訂閱【 銘銘就MMG】的頻道 ►►http://bit.ly/2mXTN8y
來我們粉絲團看看►► http://bit.ly/2mY4ZlB
想找我們就來信吧►►Email信箱 [email protected]
關注生活大小事►►銘銘就IG搜尋:mmg0907
建銘IG►►quiet_you
俊銘IG►►jbaodil
#銘銘就 #那對爺奶 #斷絕關係

奇蹟男孩爸爸 在 Vicky Ts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奇蹟男孩》(Wonder)上映於2017年11月17日(美國),並在2017年12月1日在台上映。總票房共計三億美元,是一部口碑票房成功的作品。
►《奇蹟男孩》改編自R·J·帕拉秋所著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患有天生遺傳疾病導致面部殘缺的十歲小男孩,在父母與姊姊的陪伴下,經歷校園霸凌並勇敢活出自我、收穫珍貴友情的感人故事。
►背景音樂:電影主題曲《Brand new eyes》- Bea Miller
原本想要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可惜當時正值學測期間,未能如願。
因緣際會下,在班上放了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全班人一起看,
不過看的朋友都告訴我很好看、很感動⋯⋯
自己看完的當下也真的有非常非常深刻的感想,
覺得這部電影有太多美好的地方值得大家去發現,
所以在此鄭重推薦大家去看~是一部可以闔家觀賞的溫暖感動好電影👍
以下說說影評的部分:
培根曾經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的。」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愛,可以創造奇蹟。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來更宏偉,更美,更頑強。」
這兩句在我人生中尚未體悟過的名言,
卻一次在這部電影中完美展現。
不是一部投資過億的大製作,
也不是很多人願意走進電影院的第一選擇,
可是我卻覺得看完後帶給大家的感動一定不亞於上述所說的兩種。
Auggie是一位多麼出色、善良並富有幽默感的小孩,
只因上帝的一個殘酷玩笑,
他承受了太多同齡人不曾體會過的痛苦,
也明白許多連大人都不明白的道理,
而他依舊帶有一顆最善良的心,
去面對這個對他而言未知甚至是殘酷的世界。
這與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因為他有一隻忠誠的小狗、一個永遠站在他這邊的姊姊、
一個擅長把他逗笑的爸爸以及一位永遠不曾放棄過他的媽媽⋯⋯
其中人物的刻畫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利用了多角度敘述的手法拍攝了電影,
不僅增加了情節的感染力,也更加深刻的刻劃了人物的性格,
我們可以同樣看見這些人物的身上各自有著各自的煩惱,
不僅是Auggie,其中的每個人物都在經歷著自我的成長,
透過理解,電影在不斷轉換的視角中構建了極為豐富的內在層次,
親情、友情、愛情都展現的如此動人。
雖然相比現實中的生活,這部電影顯得太過具有烏托邦的色彩,
但這並不影響電影中所展現對於人性美好的刻劃。
我們多多少少可以在電影中看見屬於我們的影子,
那些我們不為人知的掙扎與困境⋯⋯
如此溫暖的電影,並不需要博取同情再賺取大家的眼淚,
因為它沒有刻意的煽情,
但那存在電影中心的【奇蹟】卻足以催人淚下。
願每個善良的心都能夠被溫柔對待,
更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善待善良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在辛苦的和命運搏鬥,
所以,
請務必選擇善良。
❄ VICKY’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ckyTsai1019/
*--------------------------
⚠:I didn't do anything about this video.i only doing this chinese subtitle.
if you like this video just give me a thumbs up!!!
⚠:每一部翻譯的影片上傳僅負責參考學習使用
不具有任何商業意義
(如有侵權請留言告知)

奇蹟男孩爸爸 在 【奇蹟男孩】-爸爸奈特 - Facebook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成長的路上也許你會覺得很孤單,但其實你不是一個人 【# 奇蹟男孩 】暖 爸爸 #歐文威爾森最動人演出! 【 奇蹟男孩 】12.1 #暖心獻映 搶購 ... ... <看更多>
奇蹟男孩爸爸 在 善良一點,因為大家的一生都不容易:《奇蹟男孩》(Wonder ...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 奇蹟男孩 》(Wonder)上映於2017年11月17日(美國),並在2017年12月1日 ... 的小狗、一個永遠站在他這邊的姊姊、 一個擅長把他逗笑的 爸爸 以及一位 ... ... <看更多>
奇蹟男孩爸爸 在 [好雷] 全台獨家!最完整的七篇奇蹟男孩感想- 看板movie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這應該是你看過內容最豐富的心得文了!
《奇蹟男孩》原著小說的獨特之處在於多重視角的敘事手法,我仿照類似方式,
閱讀原文系列小說、兩本外傳和繪本,分別是《Wonder》、《Auggie & Me》、《365
Days of Wonder》和《We're all Wonders》,在電影上映兩周後完成七篇感想。
P.S.《Auggie & Me》和《365 Days of Wonder》並無中文版, 喜歡這個故事的觀眾
不可錯過!
網頁圖文版請看: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0946336
前兩篇的主題是《奇蹟男孩》小說和電影,第一篇是個人感想,介紹作者和系列書籍,以
及家庭討論題綱,放在此篇貼文,第二篇是電影劇組訪談,電影與小說差異,以及電影勝
出的地方。
第三和第四篇是《Auggie & Me》,有點類似外傳,三位主角是Julian、Auggie最早的死
黨Christopher以及同班同學 Charlotte。看完《奇蹟男孩》討厭 Julian 的觀眾讀完文
章之後應該會對他改觀。
第五和第六篇是《Auggie & Me》,有點類似外傳,作者收到世界各地的兒童寄來的格言
,再從超過一千兩百則之中,篩選出跟 Browne 老師理念相近的三百六十五則格言,正好
一天一則。另外,每個月還有一個小故事,包括 Browne 老師的成長過程,或是他和學生
Jack、Summer、Julian、Auggie、Charlotte 或 Amos 互動的信件。我的文章介紹月份
故事和分享個人感想,以及二十七則精選格言。最後一篇是繪本感想。
《Wonder/奇蹟男孩》小說讀後感想和電影觀後心得(上)—真正的的勇氣無關外表或力量
,來自堅強的內心
Auggie 受到隱性基因影響,出生就有人見人怕的臉,歷經二十七次整型手術之後,才能
順利進食和說話。父母一直讓他在家自學,直到十歲這一年打算步入校園。Auggie 雖然
有一張不普通的臉,但他也是一位普通的孩子,面對從未見過面的新同學們,他要如何生
存?怎麼使別人知道自己跟大家一樣,只是外表比較不同呢?在學校生活中,Auggie 逐
漸明白人生的殘酷與溫暖,他不光變得更加勇敢,更改變身旁每個人的生命…
推薦小說和電影給這些人:
- 冷冷的寒冬想要找一本書溫暖心房的人
- 正在幫被霸凌的孩子想解決方法的父母
- 想要自己第一次讀完一本原文書的讀者
- 配合《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想重溫星戰角色的粉絲
Part 1:小說電影感想
分成「缺陷」、「親情」、「霸凌」、「仁慈」與「教育」五個方面:
【缺陷】
臉部缺陷的孩子有多可憐?Auggie討厭拍照,出門避免經過其他孩子聚集的地方,曾經整
整兩年從早到晚戴著太空人頭盔,不想讓自己的臉被看見,還有一年之中最期待的就是萬
聖節這天,不是因為能夠精心打扮,不是因為要玩不給糖就搗蛋,而是可以把臉藏在裝扮
面具裡,變得跟大家一樣。
然而無論小孩長成什麼樣子,爸媽還是無條件地打從心裡愛著他們。Auggie出生時連手術
醫生都被嚇暈,但媽媽 Isabel 第一次看到嬰兒像被揍扁的臉時,只看見一雙美麗的眼睛
。
而爸爸解釋為什麼故意把太空人頭盔丟掉時,他說:
I know you don’t always love it, but you have to understand…I love it. I
love the face of yours, Auggie, completely and passionately. And it kind of
broke my heart that you were always covering it up.
我知道你並不總是喜歡自己的臉,可是我喜歡你的長相,Auggie,百分之百地喜愛,當我
看到你成天把臉遮起來時,爸爸的心都碎了。
另外,父母通常會對這樣的孩子加倍疼愛,一方面覺得對不起他們,另一方面不忍心他們
受到反覆手術之苦。不過隨著孩子長大,必須適時改變心態和做法,不能老是跟孩子說他
們很正常 (ordinary),事實上那是善意的謊言,應該鼓勵孩子找出與眾不同
(extraordinary)的優點。
還有,父母不可能二十四小時或一輩子保護他們,換個方式思考,讓兒女開始接觸同年紀
的小孩,適應群體生活,免不了被「欺負」,卻也是種「保護」,保護他們往後的人生能
夠自立自強,學習生存之道。
最後,家長要記得關心其他孩子的感受,像姐姐 Via 形容弟弟Auggie是太陽,她和爸媽
都是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從小到大每件事情和每個計畫,都視 August 的狀況或心情做
調整,她無可避免地被忽略,難免感到失落和不公平。讓我很感動的是奶奶曾經對 Via
說過,自己雖然很愛Auggie,但是他已經擁有太多守護天使的關愛,因此 Via 才是最疼
愛的孫子。
【親情】
即使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爭吵是少不了的,Auggie 的爸爸 Nate會用幽默化解尷尬,一家
人的感情也令人羨慕。電影中全家會在晚餐時刻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爸媽會騷 Auggie
癢,還會到房間和他聊天;小說中Via 的男友 Justin 發現 Auggie 的家庭經常把「我愛
你」掛在嘴邊,每天都會問孩子過得好不好,聊聊將來想要做什麼,不像自己的父母漠不
關心;Via的朋友 Miranda 則待在Auggie家裡還比自己家感到安全,她的雙親離婚,媽媽
平常很少跟自己講話。
我從小說中觀察到三點:
1. 爸爸 Nate 和媽媽 Isabel 的教養方法,尤其是和孩子的溝通,以 Auggie 上學這件
事為例,條件雖然是不喜歡就能停止,可是必須說明理由,再討論解決方法,並非今天受
了委屈,從此就不去了。另外,伴侶是彼此的最佳夥伴和戰友,要互相幫忙,像Auggie在
生媽媽的氣時,爸爸就說上學這個主意自己要負一半的責任;像 Via 跟好朋友鬧彆扭,
不想讓媽媽知道原因時,爸爸就想辦法逗她笑,再請她體諒媽媽正在為弟弟的事煩惱。
2. 哄兒女上床是一件小事,卻是孩子們期待的大事,看他們想聽哪個故事、今晚希望爸
爸或媽媽陪著睡覺、要不要關燈。最重要的是,不能說好等一下再回來,結果太累而忘記
,還會變成他們生氣的理由之一。
3. 孩子們是父母的反射鏡,我們用什麼態度和他們相處,用什麼音量和他們說話,他們
就學會如此對待別人,因此一言一行要格外注意,尤其是理智線快斷掉的時候。
此外,小說的結尾 Auggie 的媽媽給他一個擁抱和說謝謝,Auggie 問媽媽為了什麼,媽
媽說:
For everything you’ve given us. For coming into our lives. For being you…
You really are a wonder, Auggie. You are a wonder.
為了你替我們帶來的每件事情,為了你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為了成為獨一無二的你…你
真的是個奇蹟,Auggie,你就是奇蹟男孩。
Photo
當上爸媽的人看了這段話很難不流眼淚,翻閱兒子的紀念相本和錄影檔,看到他剛誕生的
模樣、被逗到開心大笑的表情、學習翻身和走路的過程,雖然說現在非常頑皮,不過仍然
感謝上天和老婆讓我擁有一個兒子,帶來許多歡樂和回憶。
【霸凌】
家人可以怎麼幫助被霸凌的孩子?就是轉變悲觀想法,建立正面心態;
第一個例子是Auggie被同學討厭,再也不想去學校時,姊姊Via認為既然很喜歡學習新東
西,就不要如他人所願,她說:
That’s just life, Auggie. You want to be treated normally, right? This is
normal! We all have to go to school sometim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we have
bad days, okay?
Auggie,真實人生就是如此。你想要被當成普通人看待,不是嗎?這就是普通人會碰到的
事情!即使過了很糟的一天,我們還是必須繼續上學,好嗎?
Auggie立刻反駁Via,說姊姊再糟的日子也不可能跟自己相比,同學們以為他身上有傳染
病,看到人就閃開。Via 接著說:
The point is we all have to put up with the bad days. Now, unless you want to
be treated like a baby the rest of your life, or like a kid with special
needs, you just have to suck it up and go.
重點在於我們都要熬過不好過的日子。從現在開始,除非你想在往後的人生都被當成小嬰
兒,或者一定要被特別照顧的孩子,不然就勇敢地回去學校。
我覺得這幾句話說得很有技巧,既然Auggie不喜歡媽媽一直幫忙,或者在校門口做出太親
密的舉動,讓他在同學面前很難為情,那麼在其他方面就要更懂事,證明自己不再是愛哭
愛鬧的小孩。
第二個例子是多所學校共同舉辦的露營活動,Auggie 在樹林中被一群人高馬大的高年級
學生欺負,回家之後媽媽 Isabel 對他說:
Don’t let them do that to you. You were there for more than forty-eight
hours, and that awful part lasted one hour. Don’t let them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okay?
不要讓他們得逞。露營從頭到尾超過四十八個小時,而不愉快的事情只有一小時,別讓那
些壞孩子搶走所有愉快的回憶,好嗎?
這個話術同樣高明,大多數的回憶還是開心的,不要被區區一件壞事打壞心情。
Auggie聽完之後,詢問是不是自己長大之後仍要擔心類似的事情時,媽媽說:
There are always going to be jerks in the world, Auggie. But I really
believe, and Daddy really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more good people on this
earth than bad people, and the good people watch out for each other and take
care of each other. Just like Jack was there for you. And Amos. And those
other kids.
Auggie,這個世界上總是有欺負別人的孩子。不過我和你爸爸都相信,願意出手相助的好
孩子比壞孩子更多,他們彼此互相留意和照顧,就像 Jack、Amos 和其他同學為你做的事
情一樣。
這個世界不會全部都是好人,一定有壞人的存在,可是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有人做壞事
,也有人會做好事。首先你自己的態度要改變,不輕易屈服,堅持想做的事情,日子久了
,一定有人會看不下去大欺小、多欺少的惡行惡狀,不是採取中間立場,就是伸出援手。
【仁慈】
整部小說最核心的觀念就是「仁慈」,Browne 老師教給學生的九月份格言就是: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當你要在正確和仁慈之間做出選擇,請記得選擇仁慈。
而校長 Tushman 在畢業典禮上致詞時,他提到:
But the best way to measure how much you’ve grown isn’t by inches or the
number of laps you can run around the track, or even your grade point average
—though those things are important, to be sure. It’s what you ‘ve done
with your time, how you’ve chosen to spend your days, and whom you have
touched this year. That, to me, is the greatest measure of success…
要怎麼衡量你在過去的一年之中成長多少?不是看長高幾公分或可以跑幾圈,也不是平均
成績,那些東西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選擇怎麼去過每一天,跟什麼人來往,對我來
說,這才是定義成功的最好方法。
有的學生可能獨來獨往,從不跟其他同學打交道,有的學生可能成黨結派,一起欺負弱小
的同學,相較之下,能夠不受同儕壓力的影響,有勇氣去幫助別人的孩子,才是校長眼中
成功的人。
這讓我想到出了社會之後,就沒有畢業典禮了,不會有人提醒你回顧過去的一年做了什麼
事,只能找時間自我檢討,像是歲末年終時看看新年新計畫完成幾項。另一個方法是定期
參加演講,沒時間就買書來看,有時候講者或作者的一句話,就讓你決定從明天起,做出
不同的行動,漸漸變成更好的人。
此外,校長在最佳楷模獎的頒獎典禮說:
Courage. Kindness. Friendship. Character. 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define
us as human beings, and propel us, on occasion, to greatness…Greatness, lies
not in being strong, but in the right using of strength…He is the greatest,
whose strength carries up the most hearts by the attraction of his own.
勇氣、仁慈、友誼和品格,這些是定義我們成為一個人的特質,也時時刻刻驅使我們去做
一位偉大的人…所謂的偉大,不在於自身很強壯,而是如何正確地使用強大的力量…偉大
的人,他的力量來自於無比堅強的內心。
最後這個獎項頒給了Auggie,他有一顆善良和仁慈的心,不計前嫌接納在背後說自己壞話
的朋友;針對欺負自己的同班同學或外校學生,沒有選擇告訴校方或提出控訴;看到好朋
友寫作業有困難時,熱心地當小老師;還有選擇不跟惡勢力低頭認輸,被排擠依然繼續上
學,慢慢地讓同學的態度轉變,並且使他們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多。
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有影響力?相信看到Auggie的人不會相信他有影響力,又矮又瘦又醜
,不過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外表和身材,而是堅強的心。這應該是作者想給我們的啟發,
勇氣、仁慈和友誼深藏在每個人的體內,只要你的觀念改變,做出行動,就有機會發揮影
響力,讓自己更溫暖,讓世界更美好。
如同校長說過的話:
Shall we make a new rule of life…always to try to be a little kinder than is
necessary?...it reminds me that we carry with us, as human beings, not just
the capacity to be kind, but the very choice of kindness.
我們應該定義人生的新準則,永遠對別人更仁慈一點。這提醒我身而為人,不僅擁有仁慈
的能力,更要選擇仁慈待人。
If every single person in this room made it a rule that wherever you are,
whenever you can, you will try to act a little kinder than is necessary—the
world really would be better place.
如果在這裡的每個人都願意這樣做—無論你在哪裡,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願意對別人更加
仁慈,這個世界就會變成更好的地方。
【教育】
小說中我從校長 Tushman、Browne 老師和 Petosa 老師身上分別學到三件事:
1. 堅持對的事情:
當 Jack 寫信跟校長 Tushman 認錯,說自己出手打 Julian 不對,但他情願不要解釋原
因,不希望 Julian 惹上麻煩時,校長的回信寫著:
One thing I’ve learned after being a middle-school director for twenty
years: there are always more than two sides to every story…While nothing
justifies striking another student-ever –I also know good friends are
sometimes worth defending. This has been a tough year for a lot of students,
as the first year of middle school usually is.
當校長超過二十年讓我學到—每件事情都有一體兩面…雖然和同學打架是不容許的,可是
我知道有時候值得替好朋友挺身而出。對很多學生來說今年並不好過,尤其是那些就讀中
學第一年的新生們。
校長沒有只看表象,就立刻嚴懲犯錯的 Jack,這樣或許他會默默接受,但心裡不見得好
受,更失去學習捍衛友誼的機會。
另外,當Julian 的媽媽寫信給校長,聲稱小孩要適應中學生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
何況被要求要當 Auggie 的好朋友,難怪兒子無法承受壓力。校長無懼於對方是校委會成
員的身分,在回信寫著:
I did not think asking these children to be especially kind to a new student
would place any extra “burdens or hardships”on them. In fact, I thought it
would teach them a thing of two about empathy, and friendship, and loyalty.
As it turns out, Jack Will didn’t need to learn any of these virtues—he
already had them in abundance.
我不覺得請這些孩子對一位新生好一點,就會替他們帶來負擔或困難。事實上,我認為正
好可以讓他們學會同情心、友誼和忠誠。最後證明 Jack Will 根本不需要學習,他的身
上已經充滿了這些美德。
如果說一所學校是一艘船,老師們是船員,那校長就是船長,負責主導學校的政策和規定
,因此怎麼處理霸凌問題就很關鍵,假如對跋扈的家長低頭,那就沒有公平正義可言,所
以我很佩服 Tushman 毫不讓步的原則。
2. 上學最重要的事情:Browne 老師請學生們注意校門口旁邊的匾牌,上面寫著:Know
Thyself And Learning Who You Are is What you’re here to do (認識你自己,這就
是上學的目的,知道你到底是誰),畢竟學生時期是有最多空閒時間的階段,讓你思考自
己想要當什麼樣的人,同時也是最能學習嗜好的階段,很多持續一輩子的習慣,無論是閱
讀或才藝,都是在學校裡養成的。
3. 破冰的自我介紹法:Petosa 老師在開學第一堂課時,請每位新同學輪流發言,說說自
己希望別人知道的兩件事情,這讓我想到去美國攻讀碩士時,某堂課的教授也如法炮製,
差別在於多一件事,還記得自己說的是—鳳凰城太陽隊死忠球迷、開過六次刀、很愛寫文
章和出過書(其實是自己印的)。
P.S.小說中提到美國學制的國中 (Middle School) 為五到八年級,Auggie 就讀的是五年
級,屬於國中學制的第一年,所以班上會有跟他身分一樣的新生,不會全部都是小學的原
班人馬,但是為什麼才念一年就參加畢業典禮呢?有些網站則說國小是一到五年級,國中
是六到八年級,這個解釋比較合理,但跟小說內「五年級是中學第一年」的描述不符,請
問有人知道原因嗎?謝謝!
Part 2:奇蹟男孩書籍
作者 R.J.Palacio 和丈夫、兩個兒子和兩隻狗住在紐約,擔任編輯總監、美術總監和設
計師超過二十年,同時耐心等待寫一本小說的機會。有一天她在冰淇淋商店前面看到一位
顏面傷殘的孩子,當下就知道這是自己找尋很久的靈感,完成了《奇蹟男孩》小說,也是
出道之作。
漫威有「漫威宇宙」(Marvel Universe),R.J.Palacio 也替 Auggie 創造了「奇蹟宇宙
」或「奇蹟世界」(The World of Wonder),總共出版四本書(周邊商品例如日記或月曆不
算),單字很少,字體很大,很適合想嘗試自己念完一本原文書的讀者,建議閱讀順序如
下:
1.《Wonder》:奇蹟男孩的故事,有中文本,但英文版才有導演寫的序、作者寫的後記、
作者和劇組人員訪談,以及家庭討論題綱(A Family Discussion Guide)。
2.《Auggie & Me》:不是續集,比較像是外傳,收錄三個小故事,主角分別是 Julian、
Charlotte和 Auggie 最早的死黨Christopher,讓讀者知道《Wonder》小說中沒提到的事
情,例如:
- Julian 真的是無惡不做的壞孩子嗎?
- Julian 的父母到底和校方發生什麼爭執導致轉學?
- Auggie 和Christopher 當初怎麼認識的?
- Charlotte 為什麼會告訴 Jack 派系戰爭的事情?
- Ximena 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內容是什麼?
- 校長Tushman為何決定把最佳楷模獎頒給 Auggie 而非 Charlotte?
3.《365 Days of Wonder》:世界各地的兒童提供了超過一千兩百則格言給作者
R.J.Palacio,再篩選出跟 Browne 老師理念相近的三百六十五則格言,正好一天一則。
同時每個月份有一個小故事,能知道Browne 老師的成長背景,還有請學生寫格言的原因
,以及 Jack、Summer、Julian、Auggie和 Charlotte 等人寫給老師的信,最大的驚喜是
解開《Wonder》和《Auggie & Me》沒說的秘密—到底是誰告訴校長 Tushman 惡毒的紙條
事件?
4.《We’re all Wonders》:由作者R.J.Palacio本人畫的繪本,有中文版。以上前三本
書建議按照順序閱讀,這一本比較沒差。
Part 3:家庭討論題綱
《Wonder》小說裡列出十八個值得進一步探討的主題,我選出五個翻譯如下:
1. 從小說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Auggie同時具有正常 (ordinary)和與眾不同
(extraordinary)的特質?你的每位家人身上也有嗎?
2. Auggie 的父母如何用幽默化解難關?你的家庭又能怎麼運用幽默感呢?
3. 解釋為什麼孩子會對長相奇怪的人感到好奇?Julian 問 Auggie 的問題為什麼沒禮貌
?Julian 怎麼讓 Jack 和 Charlotte 感到難堪?Julian 應該怎麼問 Auggie 比較好?
你覺得校長 Tushman 還能怎麼幫其他學生做好面對 Auggie 的心理準備?
4. 為什麼 Justin 的章節標題是 justin,第一個字母是小寫,其他主角的章節都是大寫
?(知道原因的讀者可以留言跟我說嗎?想好久都想不出來…)
5. Auggie 的媽媽說他是個奇蹟,原因是什麼?Auggie 的人生有了改變,他又如何改變
其他人的人生?你也可以讓周遭的人做出什麼改變嗎?
【延伸閱讀】
《Wonder/奇蹟男孩》小說讀後感想和電影觀後心得(下)—爸媽和小朋友不可錯過的溫馨
佳片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0948079
《Auggie & Me:Three Wonder Stories/奇蹟男孩與我》讀後感想—關於勇氣、友情和改
變的三個故事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0955474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0956014
《365 Days of Wonder》奇蹟男孩外傳讀後感想—Browne 老師的語錄本帶給你三百六十
五天的正能量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1005019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1016164
《We’re all Wonders /我們都是奇蹟男孩》繪本讀後感想—擁有仁慈的心,改變看人眼
光,就能看見奇蹟
https://ryanhuang13.pixnet.net/blog/post/461027111
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朋友們,請來幫版主按個讚吧!FB 粉絲團每周一到五介紹更多佳
句和好書!
https://www.facebook.com/rbr.ry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87.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3434487.A.CEB.html
※ 編輯: ryanhuang13 (123.110.87.68), 12/17/2017 07:29: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