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怡安podcast
《現在出發吃台灣》第一季的最後壓軸,怡安邀請到她的好朋友,也是 有記茶行 第五代、最近很新潮的 on tap 茶飲料 Wangtea Lab 的王聖鈞 Jason,跟著這位「大稻埕在地人」,一起來到晨間的老台北,探索超豐盛的早場小吃 😋
你知道怡安的「#工人型」早餐是什麼嗎?在地人 Jason 又有什麼獨特吃法?厲害的紅燒肉、怡安愛吃的內臟料理都藏在哪裡?
🎧️ 現在就來收聽《#現在出發吃台灣》EP10|大稻埕早午餐—內臟控怡安的最愛 ft. 有記茶行/Wangtea Lab 王聖鈞 ►https://pse.is/3dd3km
大 稻 埕 王 有記 茶行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炭火慢焙 拼配獨味,每訪都能喝到好茶|#台北大同區
鄰近台北圓環,位處大稻埕地區,有記座落在重慶北路靜巷。屋內保有傳統的焙籠間,至今仍完整運作。
傳承製茶精神的第五代 #王聖鈞,將炭焙所需的時間比喻做食譜,要將鐵觀音烘出微澀帶甘的韻味,每家茶行各有巧妙拿捏。
#百年茶行 正運用創意,保留茶文化重新定義….來看轉變→
專欄:尋常.台北 #百工職人 #老店
大 稻 埕 王 有記 茶行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北 / 新芳春茶行
.
淡水港開港以來,大稻埕在交通貨運之便下日漸商業繁榮,
除南北雜貨商行,茶葉與布料貿易更是百家爭鳴,
全盛時期茶行林立,據日治時期統計,大稻埕曾出現252家茶行,
雖然在台灣產業結構改變下多數早已歇業、轉型,
新芳春茶行也在十幾年前結束製茶,老宅就此閒置,
之前只能從「有記名茶」等百年老字號中一窺茶行風範,
2015年新芳春茶行修復落成後,又能更深入的閱覽這段茶香風華。
.
新芳春茶行曾以包種茶為主銷商品,外銷東南亞締造佳績,
創辦人王連河,祖籍福建省泉州府,
大正二年(1913年)曾隨父親來台與王珍春合夥經營「芳春茶行」,
大正七年(1918年)舉家遷台,隔年結束原「芳春茶行」的合夥關係,
依父親之意,王連河買下現址,創立合資會社新芳春茶行,
並於昭和九年(1934年)新芳春茶行建築興建落成。
時隔多年,結束製茶後的茶行建築就此閒置,
2009年北市府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並與興富發建設達成協議,
由興富發負責修復,市府則以容積移轉方式補償。
歷時四年,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仔細考據、修繕,
工程僅在內部加裝無障礙空間及結構補強,
近九成空間皆依原貌修復,並保留屋主留下的3千件珍貴文物,
讓這座建築再現風采,後續進行再利用計畫。
.
這座寬闊三開間相連的茶行建築中集結多項機能:
「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與「主人住宅」一應俱全。
一樓是精製茶的倉庫與加工廠,焙籠間、風選間、撿梗與包裝間,
其規模完整的製茶工廠,與廊後的焙籠間成為指定古蹟的重要元素。
二樓規劃揀茶間、辦公室,完整保留1930年代風格的會客大廳。
三樓公媽廳及起居室除了老家具,更以82年歷史的試茶桌最為珍貴。
開館以來,透過《 新芳春行特展 》、《新芳春老建築的故事》等特展,
細數產業與建築歷史,重現大稻埕茶商的風華歲月。
展覽中結合百年前街景和現代地圖,中央展區重現百年茶技工法,
運用光雕投影呈現新芳春茶行的發展脈絡,
逐一呈現興建落成、製茶年代,歷經沒落到修復的歲月更迭。
.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