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南疆小學
1
4月底去新疆8天。
今天,加拿大印地安兒童住宿學校舊址,挖出了225具屍體。
當然,西方的種族滅絕有長久傳統。
來新疆,我要親眼看新疆的小學。
他們不是説,對少數民族文化滅絕,還讓孩子被迫跟親人骨肉離散嗎?
我要親眼
看看。
2
這是南疆的一個鄉村小學。
校長非常溫柔。
她自己就是南疆的孩子。
在內地接受高等教育以後,回來貢獻自己。
3
她告訴我,學生大概有80%是維吾爾族。
大陸小學的語文課,是國語跟英語。
但新疆是維吾爾自治區,所以學校課程就多了維吾爾語。
學校裡所有的指示牌、標誌、標語
,100%都是雙語。
事實上,我在新疆,不管是機場、地鐵、高速公路、道路、招牌、、,一切的一切,都是雙語。
如果要滅絕維吾爾文化,你為什麼會傾其所能,讓要被滅絕的東西出現在一切地方?
4
參觀了不同的課程,看同學們上體育課踢足球。
又看了非常乾淨的學生食堂。
想像孩子們在這裡開心吃飯吃麵的可愛畫面。
我忍不住笑了。
5
的確是看到了學生宿舍。
為什麼呢?
因為在鄉村,有些孩子家裡實在離學校太遠了,沒辦法每天回家。
所以,爸媽會希望讓他們住在學校,週末才來接回家。
有的,則是因為爸媽在外地工作,爸媽更放心讓孩子住在學校。
6
因為孩子住校,食宿都是免費的。
三餐營養豐富又好吃,比家裡吃得還好。
而且學校老師還會每晚輔導功課。
如果學校沒有學生宿舍,那麼很多學生,就基本沒辦法上學了。
其實台灣偏遠鄉村,也有學生離學校太遠,交通不便的問題。
究竟是要讓孩子每天花兩三小時上學,兩三小時放學呢?
還是讓孩子住校呢?
選擇是很明顯的。
7
操場上,孩子們正在踢足球。
我看到女生是跟男生一起踢的。
校長説,女生跟男生一樣,有踢足球的權利。
我們相視一笑。
當然。
8
校長説,孩子就是要讓他們可以跑一跑。
要讓孩子自在,曬太陽,運動。
孩子才能長高。
更要給孩子很多很多愛。
這是孩子們最需要的。
9
孩子是國家的花朵。
花朵盛開,國家才有未來。
謝謝南疆的喀什市阿瓦提郷中心小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20的網紅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家的孩子挑食嗎?】 我家的會! 小班班其實在開始吃副食品時, 就不會挑食,那時我還很開心, 想說以後應該也會這樣保持下去, 但好景不常,進入三歲後, 超挑食,蔬菜只吃花椰菜, 水果就是那幾樣,飯麵都喜歡, 只要不是馬鈴薯當主食都可以, 最近開始在幼稚園吃午餐,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同學影響, 開始嘗...
「吃麵 長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白種人長的比較高大是因為吃麵食?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經常吃麵,會變傻嗎?日本人發現了真相 的評價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孩子長不高!飲食影響發育,注意4個關鍵點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長高高粉絲頁 的評價
- 關於吃麵 長高 在 麵控注意這樣吃熱量翻倍12種麵條中它最肥健康2.0 - YouTube 的評價
吃麵 長高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種子酸種法棍.
#Emmer二粒小麥65趴水量硬種
#多種籽斯佩爾特酸種大麵包
#混合麥片的中筋粉完成酸種大麵包
#食譜比例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5/emmer-65.html
#全文轉貼但是看部落格比較清楚
這陣子雖然每天幾乎都有做包. 但是能靜下心寫文分享的感覺比較缺乏. 所以累積一篇文放了三個食譜比例在這裡.
我寫文除了是為了要給自己做紀錄. 也希望在我的做法中. 可以給閱讀者一些想法. 應用在自己的麵糰上. 這些包的比例我除了覺得比較" 里程碑" 的會放這裡偶爾還會放FB粉絲頁.
除此之外. 並不會有其他的紀錄. 我通常都是當天有甚麼樣的心情就配合甚麼樣的粉. 最近在玩的是Emmer及Einkorn 養的酵種. 然後我慢慢覺得不是每一個包都得做高於75%水量. 所以想訓練自己玩中筋粉.
話說我最近很想錄影作影片. 所以參考了很多的Youtube影片. 很多影片都強調如果要有好的爐內膨脹. 就要有高筋粉. 但我自己覺得中筋粉也很好吃.每一種麵粉依據它不同的屬性. 會長成甚麼樣的外觀. 是我要訓練自己的目標. 也就是說. 你總不能吃了一個比較密緻的酸種包. 然後因為它是酸種包就覺得它一定得用高筋粉. 其他都猜不上來吧? 當然每一個粉就有自己會長的高度. 端看你怎麼去運用. 如果把做包跟高筋粉畫上等號. 那在德國應該很難做包. 但偏偏德國人是吃麵包長大的! 所以oven spring 是根據每個包的粉比例應該有的高度來判別有沒有好的oven spring. 那個" 長高高" 的想法太狹隘.
首先要介紹的是上面三個圖片的最後一個.那是幾天前以Einkorn 全穀粉液種做的中筋粉包
比例如下:
Einkorn液種 25%
Emmervollkornmehl ( Emmer全穀粉) 20%
Weizenmehl405 ( 蛋白質 10%中筋粉. 一般小麥低礦物質粉) 80%
水 65%
泡水大麥麥片 30%( 麥片1: 水2)
我有做1小時水合
light fold 時摺疊入麥片( 往下的棍子會讓你知道我怎麼折入) . 總發酵時間約是5小時. 包含30分鐘休息及 整形完放室溫20分鐘左右.
這個流程其實我走很多次都沒有甚麼大問題. 但這個麵團卻出乎我意料的有點過發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 應該是大麥麥片很有營養XD 但也有可能我自己對中筋粉的判別結束基礎發酵時間經驗不足.
雖然有點過發.但所謂的oven spring 是這樣長相. 蠻特別的.並沒有照著我幫它割出的地方裂開.這也代表它是有力量的.
當天下午有提早一點切片. 所以先放保鮮盒中. 隔著蓋子覺得自己迷失在孔洞中.開蓋時真的很香.
接下來其實是我想做影片. 但是又很懶... 所以這樣放這裡的棍子介紹.
下面這兩個麵包都是我用同一個泡水的三種種子做出來的.
我的比例是 葵花子0.42: 亞麻子 0.42 : 奇亞子 0.16: 熱水2
我的作法是先炒葵花子. 再加入亞麻子及奇亞子續炒. 再放入裝了熱水的盒子. 這樣的水量就可蒸發比較少一點. 因為炒種子的鍋子很燙.
多種籽法棍食材比例:
1. Weizenmehl 405( 低礦物質一般小麥粉蛋白質 12.8%) 100%
2. 先餵養好的硬種 30%
3. 水 65%
4. 泡水種子 30%
5. 鹽 2%
我想做長時間冷藏基發的棍子. 所以我先把10天沒餵養的硬種以 硬種1: Emmermehl1300( Emmer 高礦物質白麵粉) 1: 水0.65 揉成團. 這是3小時28度的樣子.
先做Fermentolyse. 除鹽及泡水種子其他混拌一起. 休息20分鐘
撒上鹽. 用手持攪拌機拌成團就好. 不需要薄膜只是把鹽分布均勻.
休息10分鐘. 因為我有錄影. 匯出影格來說明會比較清楚.
先把你的麵團壓平整( 期間一定要記得補充水在手及麵團上)
只塗一半的種子
對折. 噴水.
繼續只塗一半的種子
上往下對折
塗種子. 對折....
以這樣的麵團硬度其實已經拉折非常緊了. 不需要一定得馬上再一次對折( 有強迫症的可能會很難受. 但那個四邊都要折的想法是我們自己給的. 依據麵團告訴你的聲音來幫忙它才是對的!) . 可以將它滾圓. 並蓋上盆. 休息40分鐘. 我把剩下的種子都放在麵糰上.
40分鐘後開蓋的樣子. 往下開始是light fold. 你可以發現麵團鬆弛了. 拉長要看麵糰的筋度. 不需要拉很長.
整圓後蓋上盆. 放在這個案台上的時間大約是2小時. 之後重複上面動作並把它放入塗了橄欖油的保鮮盒. 並且用塑膠布壓住麵糰給一點壓力並且讓麵糰平均分布
記得蓋上保鮮盒蓋. 沒蓋上的話邊緣會乾掉. 而且我們想要給的壓力就會變小( 密封的盒子存著正在發酵產氣的麵團是會逐漸增加壓力的)
下面的樣子是7度冷藏發酵12小時候的樣子. 開蓋準備整形
整形的方式很多人都有. 以冷藏麵團來說. 你如果想要有均質的孔洞. 可以嘗試用擀麵棍整形. 我這次沒有. 就是直接整形. 這裡有我很久以前用擀麵棍整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PgwTWMlv0&t=2s
我將烤箱石板及火山石預熱到260度. 這個麵團的後發需要1.5小時左右.
當麵團及熱水放入有蒸汽後, 使用開燈功能不加熱 10分鐘.
開烤箱門洩蒸氣. 並且將麵包前後左右對調繼續以維持200~210度的熱度加熱10~12分鐘
週日的早餐!
接下來要做另外兩條的處理.
以細緻麵粉完成的棍子賞味期非常短. 所以在保存上可以這麼做,也就是用半熟麵包的做法.
一樣再預熱至260度. 並且和上面的處理方式差不多. 但是, 開燈不加熱一直這樣持續. 我沒有開烤箱. 就是放足20分鐘. 溫度會降到160度. 這是完成的樣子.
你可以溫溫的時候放塑膠袋或保鮮盒. 如果是像我隔天一樣要吃. 就放室溫. 否則可以放冷凍.
下面是今天早上210度噴水後加熱 12分鐘.
味道及口感跟剛出爐的一樣好.甚至更好. 因為經過一天的氣味融合.這個棍子的香氣更濃!
一條早上吃 . 另一條給老爺兒子帶中餐. 今天無肉日. 我在麵包切面上塗了奶油後放蔬菜隔開. 加上芥末沙拉醬. 切卡門貝爾起司及放入早上剛做的水煮蛋. 灑上現磨胡椒.及一點鹽. 用紙捲起.
一人一半.
不是不公平~ 是我女兒不太喜歡種子麵包. 她還是繼續吃之前有寫過文的酪奶斯佩爾特吐司.
接下來要分享最後一個大麵包.
這是昨天的晚餐麵包.
這個麵包的食材比例是
1. Dinkelmehl 812 ( 斯佩爾特中礦物質麵粉) 100%
2. 第二次餵養硬種養的 Emmermehl 1300 65%水量硬種 20%
3. 泡水種子 40%
4. 鹽 2%
5. 水65%
20分鐘fermentolyse 加入鹽. 與上面的做法一樣. 在light fold 時放入吸水種子. 整個發酵包含中間休息30分鐘. 整形放籃後室溫休息約花了5小時.
冷藏3度14小時左右. 這是準備烤焙的外觀
很久以前割了這個花想試試.
這個麵包真的很軟潤. 因為我烤後大概1個多小時就切了. 別小看65%水量而已. 但因為我加了很高比例的吸水種子. 溫溫地吃比棍子還要香. 很多人都說孔洞大塗奶油困難. 但是晚餐麵包我們都是這樣一片Tartine方式的吃法. 剛好看到老爺的放置方法. 給大家參考一下! 基本上是不需要塗奶油的. 因為那些配料都已經有油脂.
~~~~~~~~~~~~~~~~~~~~~~~~~~~~~~~~~~~~~~~~~~~~
以下是今天跟昨天的毛小孩紀錄
昨天下雨了. 但有隻貓還是很想出去玩... 所以她這樣站外面躲雨
早上開燈看到這一幕. 不知道你們家的貓會不會這樣. 如果地上有張紙就會想去把身體縮在那裏. 我女兒為了實驗. 這樣貼了一個膠帶😂😂😂😅
吃飯的時候他最喜歡跟著一起擠. 我女兒早上笑著用有趣的中文說: Brownie都故意把自己的屁股變很大!
天氣慢慢變暖了. 大家都想往外跑.就算是在室內. 眼睛卻都停留在室外. 你呢?
吃麵 長高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同麵筋強度造就不同結果.
#Manitoba麵粉與斯佩爾特麵粉
#Panettone烘焙與酸種大麵包烘焙
#失敗經驗分享
#硬種
#杏仁淋醬食譜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08/manitoba-panettone-stiff-sourdough.html
一樣全文轉貼. 但看部落格文可以連結其他相關網站
我這個標題應該會有人好奇吧?
今天這個文是來自於我自己的經驗. 我想. 大家都把美美的照片po出來. 也沒有把自己曾經的失敗做一點回顧也不是很對. 但說實在, 我每次做失敗都會難過到不想照相. 所以能留住的東西也不多. 每次做失敗時我一定有學到一些. 最主要的是關於麵糰的狀況.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沒有辦法從其它的地方找到一些對於那種失敗麵團的" 預防" 解讀. 所以我只好自己解讀了.
我的酸種除了Panettone 外. 完全都是自學. 來自網路及書籍. 然後也去解讀別人的食譜. 當然FB 德國麵包社團的幫助也很大. 因為有很多專業的職人. 偶爾還會有講座. 對了! 當然還包括我得到的一些自費或免費線上課程但我覺得與親臨去上課真的很不一樣.
但這些學習的共同點都是讓你看到成功的東西. 失敗的比較少談. 而且有時候看到別人把失敗的麵包po上詢問時. 回答的人甚麼想法都有. 其實有點危險.... 就像是... 道聽塗說. 還是得自己多看多聽多想.
看過我的一些前文或是FB 粉絲頁po文的. 就會知道我以前常常在Panettone 的第一階段卡關. 因為那些食譜都會告訴你. 要12小時三倍大. 連我去上課的老師也是給我們看那樣的成品.
如果沒有12小時三倍大呢?
我就不敢貿然繼續了. 因為覺得這樣麵筋就會老化啊~ 然後第二麵團有那麼多的糖蛋奶油. 做到最後一定就是一堆泥.
這次的這個Panettone食譜是來自於 The Fresh Loaf 那是因為我看到IG 上 Natasha's baking 的大孔洞Panettone 興起跟風的念頭!
不過我做了改變
Primo impasto
69g lievito madre mature ⇨ 75 g 泡水餵養兩次的硬種
75g sugar ⇨ 10 g 海藻糖 + 65 g 白糖
120g water
54g egg yolks
72g butter
240g flour
Secondo impasto
60g flour
66g sugar ⇨ 8 g 海藻糖 + 60 g 白糖
4g salt
96g egg yolks ⇨ 105 g( 因為不想浪費. 這樣剛好是7個M號蛋黃)
129g butter ⇨ 120 g
2g malt
120g sultanas ⇨ 使用 120 g 浸過一晚54度蘭姆酒的葡萄乾. 但是在使用前用冰開水洗泡過兩次
60g candied orange peel ⇨ 以100 g 巧克力塊取代檸檬及橙蜜
30g candied citron ⇨
另加, 1.5 小匙香草精 1 g 鮮酵於第二麵團中
另外給的淋醬
1. 糖粉 65 g
2. 杏仁粉 35 g
3. 蛋白 25 g
4. 玉米澱粉 10 g
5. 芥子油 5 g
6. 香草糖 半包
另外撒上珍珠糖
一起跟我解讀我修改過的食譜:
我之所以放海藻糖是因為想知道這樣的成品會不會比較蓬鬆鬆軟. 沒有冷藏的想法. 只是第一麵糰發酵到2.5倍大時已經超過16小時. 通常我是不會再往下做的. 每次這種事發生我都心情不好. 所以先冰冰箱再打算. 這一冰冰了28小時.
上面的第一階段麵糰是周三下午打的. 27度發酵. 隔天因為長得不好我沒理它. 我周五早上去菜市場散心 😅😅😅 買到兩把跟現在的陰霾天氣( 還有當時的心情) 很不一樣的花.
真的是插瓶之後想想拿出來就直接做好了. 反正每次都是我自己覺得. 但其實我沒有實際操作過. 於是發現那個應該有低於9度的麵團直接打也可以. 好厲害! 一直以來我都必須為了調整麵團溫度冰一些東西.這次因為麵團很冰. 其它的食材我都直接用常溫了! 結果麵團溫度很完美地26攝氏度結束. 這個麵粉是Bongu.de Breadflour 沒註明是不是Manitoba 但是因為灰分介於 T55 T65 之間. 對長時間發酵會有不錯的香氣. 而且麵筋含量14% 感覺應該是Manitoba Tipo 0 這是我平常拿來餵養我硬種的麵粉. 我好像還沒有用它做過大麵包. 因為覺得不需要. 這種需要很多碳足跡的粉這樣拿來做一般日常麵包有點過頭. 但發現很不錯很多人追的IG客( 通常都是因為麵包的氣孔很" 開放" )使用的麵粉確實與高麵筋的Manitoba 脫不了關係. 例如. 我一直有追這位IG 客. 她應該是來自西班牙? IG marieta_requena 她是少數非美國的IG 客能有這麼多亮麗孔洞的人. 每次都覺得那個她一直慣用搭配佔主麵粉很多的 Multicereales 麵粉很厲害. 結果五天前她Tag 了這個 Multicereales 的麵粉來源. 細究一下. 所謂的Multicereales ( 多穀物) 其實是只有10%不同於小麥的穀物. 但有90% 是Manitoba! molinograssi Multicereales 而且因為麵粉中有裸麥所以在發酵上有一定的幫助. 可能你會想蛋白質含量低於14%還包含無麩質或是麩質很不強健的穀類應該影響很大! 但實際上你只看蛋白質是沒有用的. 決定關鍵在於大多數的蛋白質是否是強韌的. 那是一個以Manitoba 為主粉的麵粉. 而且這位IG 客通常的水量都是71~74% 這下我就有真相大白的感覺. 我想這也是我這次會放膽這樣做的原因之一.
其實我分團沒有分好. 所以發酵後一個Panettone 比較低一個比較高. 老師要我們發酵的溫度設28度. 我並沒有. 我設了29度. 而且總發酵時間是6小時. 並沒有很特別. 那個 1 g 的鮮酵到底幫助了多少我也不知道. 但我期待的是切面. 因為我心裡有個疑問. 對於一些均勻的孔洞, 很多的時後都是來自於被訓養良好的商酵. 我懷疑大家都很崇拜的 This is Roy 是有加少量商酵的.
在我連結的Natasha's baking 文中有人問為什麼要大孔洞? 很多義大利烘焙師傅也因為這股風氣覺得大孔洞很誇張要平反. 那個人的觀點是: 這樣就不能抹一些東西在上面.
這是那個人的留言: I don't get why Americans have an obsession with big holes in their sourdough products. Some things aren't supposed to have that open a crumb. Panettone is one of them. I've never seen it like that in Italy. It's got to be light and rich but dense. That way you can toast it and not have everything you put on it fall through. Or maybe it's just the way they like it over there.
我的感覺是. 你必須做得出來才能說這種麵包有大孔洞到底好不好? 例如有人說去玉山登頂有甚麼好? 還不就是一座山?
你得先登頂過才能這麼說. 否則就是酸葡萄心態而已.
說多了. 來看看這次的成績.
你說為什麼我明明是中心點放淋醬. 但是會流成這樣呢?
那是因為我的熱源在後方. 我這次的麵團放比較靠烤箱門. 所以這兩個長大的時候都是先從後方長高. 然後就像土石流那樣把淋醬往前推. 右邊的麵團重量一樣但應該是果乾及巧克力比較多. 它入爐的高度本來就比左邊的低.. 所以是剛剛好的樣子出爐. 烤完也凌晨一點了😅😅😅
期待之後的切面~
另外要談的是另一個斯佩爾特的失敗麵包. 這個麵包的食材比例與前一篇文的麵團相同. 但沒有加起司及毛豆. 我放了葵花子. 一般來說這應該是很多坊間斯佩爾特麵包的長像. 但其實是因為麵筋處理不當.
這是我近來比較多孔洞好的斯佩爾特酸種麵包成功以後所了解到的事.
這個麵團你可以看到烤箱中的樣子. 其實它沒有過發當然也沒過酸. 就是麵筋不好了! 這真的很難去解釋怎麼處理. 全憑手感. 只能告訴你這種麵粉單獨使用時不能夠打到出現薄膜. 得自己設停損點. 可以利用翻摺但是也不能一直翻摺. ( 好吧~很籠統我知道😅😅😅) 反正就是一個要花時間跟它相處熟悉的麵粉
不過. 還是好吃的! 我們拿來這樣吃.
我滷了筍乾豬肉. 底下就墊一塊這個葵花子斯佩爾特麵包. 加上芝麻沙拉醬的生菜. 兒子說很好吃!
這也是我上面說的. 只有在你做過" 大孔洞" 的麵包之後才能去批評甚麼是好是壞. 一般人根本不會看得出或是吃得出這個麵包的缺陷. 因為你在上面放一堆東西讓麵包成為配角. 就不太會有人去發現那個麵包的好壞.
通常切開Panettone 都是先單吃的. 隔天還是會乾. 那時就會拿來做不同的食物. 烤一下抹東西. 或是像一般人使用老麵包的做法.
這也是我們家在我做失敗麵包時吃麵包的方法( 不過老爺不喜歡這種吃法. 但兩小可以接受)
加蛋液及一點點牛奶還有鹽跟胡椒打勻淋麵包上. 加鹹味起絲. 焗烤
這是加糖加蛋液加牛奶淋上麵包後. 灑肉桂紅糖及放上蘭姆葡萄烤的.
也很好吃啊!
.
.
.
但是你沒有吃過真正的好麵包是不能說應該麵包都應該要甚麼樣子出現的!
~~~~~~以下是心情抒發分隔線~~~~~~~~~~~~~~
昨天在SBahn 上照的.
新的廣告....
你看到那個模特兒手上的口罩嗎?
有點傷感. 但我們還是要繼續抗疫下去!
加油!
吃麵 長高 在 Germany x Taiwan 阿哩沙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家的孩子挑食嗎?】
我家的會!
小班班其實在開始吃副食品時,
就不會挑食,那時我還很開心,
想說以後應該也會這樣保持下去,
但好景不常,進入三歲後,
超挑食,蔬菜只吃花椰菜,
水果就是那幾樣,飯麵都喜歡,
只要不是馬鈴薯當主食都可以,
最近開始在幼稚園吃午餐,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同學影響,
開始嘗試不同的食物,對我來說是好事,
(因為阿母我很少煮德國菜)
每次給他吃東西都得要找好多理由。
這次吃奇異果也是,
只要說可以變強壯或是長高之類的,
他就會很開心,但有時候也是不管用,
說真的挑食也沒有不好,
只要飲食均衡不過量就ok,
因為我自己就很挑食...
也知道勉強孩子吃的痛苦,
而且我超級不愛生的紅蘿蔔和小黃瓜,
每次看到德國小孩的午餐盒裡,
有這兩樣東西,我都覺得很可怕,
所以兒子挑食,我是可以理解的。。
#我還怕芋頭地瓜和茄子
#牛奶不可以單喝
#水果超怕木瓜的
☑️隔壁鄰居四個孩子更妙,有次生日會他阿母煮義大利麵,只見老大單吃白麵,老二吃麵配起士粉,老三只吃麵包,老么就吃正常的肉醬麵,我看鄰居媽媽也是一副正常樣,絲毫不勉強他們,反正重點是不會餓到就好。😆
#小班班 #德國育兒 #親子 #德國生活
#異鄉人妻 #德國文化大不同
★阿哩沙的Instagram :https://goo.gl/73poix
每天更新兩兄弟的動態影片,喜歡班哥和湯弟的可以來發摟我們喔。
★親子美妝好物社團:https://goo.gl/ik8yXg
★微博:http://t.cn/RpgpdqB

吃麵 長高 在 經常吃麵,會變傻嗎?日本人發現了真相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 中國烹飪方式非常多樣,很多食物原料都是面。 老人喜歡給孩子吃麵,因為簡單,方便,而且很多老人認為,麵食營養豐富,孩子吃麵,能長高,長胖。 ... <看更多>
吃麵 長高 在 孩子長不高!飲食影響發育,注意4個關鍵點 - 媽媽經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孩子們平時吃的東西製作得太過精細,泡麵食材的會損失大量的維生素,另一方面更會削弱我們腸胃的消化功能,導致脾胃虛弱,對於一些可以正常吸收的食物,也 ... ... <看更多>
吃麵 長高 在 白種人長的比較高大是因為吃麵食? - Mobile01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現在長大想起來還真的BULLSHIT 種族身體的尺寸或是表現出來的特徵根本是取決於基因他們天生平均身高就硬是比東方人高一大截... 你叫曾志偉天天吃麵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