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情緒療癒課
#接納覺察自己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這次在苗栗上的 #親子情緒教養課,孩子們都比我過去帶的學齡前寶寶還要高呢~是一群上了小學的學童
我在這堂課,應用 #藝術治療圖像式學習,與孩子一起來練習覺察,覺察自己有哪些情緒?而這些情緒長什麼樣子?情緒除了如表情般呈現在臉上,還會在自己身體的哪些地方及位置呢?
覺察情緒,不只是對情緒的認知與認識。更重要的是,感受情緒在身體中如何串流,我們如何受情緒影響,做出情緒相對應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是自己可以接受和喜歡的嗎?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有覺察,也就開始有能力可以控制自己和調節自己。譬如,生氣時會握拳頭,想打人,但是打人是適當的嗎?是自己可以接受或喜歡的嗎?覺察後意識幫我們做判斷,並找尋和學習更適當的情緒疏通方式。
跟自己情緒連結,可以透過「 #覺察」,而最好的方式之一是「 #正念」,靜下來跟隨自己的感覺,感受自己的心情與感覺。
課堂中,不管是五年級的孩子,還是萌萌的小一,孩子們都開心地探索自己,一開始孩子們比較會將情緒聚焦在頭部。從這裡可以觀察到,孩子對情緒大都還在認知上的認識。而在引導之後,他們發現情緒不只是在頭裡面,還有在心裡面,在手、或者在腳,還有孩子說在肚子中,而他們描述這些在身體中的感覺,像是心裡面爆炸的感受、手上有難過留眼淚,或者用手接住淚水、擦拭淚水,或者心情不好時肚子會不舒服,還有生氣時,腳會很想跳來跳去,或者去運動。
從認識情緒、覺察情緒,到表達情緒,我引導他們用塗鴉、繪畫的方式,將這些畫出來,畫在一張畫有自己人形的全開紙上。
這個過程是 #情緒外化,不只是更認識自己情緒,塗鴉、繪畫更是讓情緒流瀉、疏通的過程。
孩子的覺察力,讓我很驚訝,驚訝於成人不見得對自己的情緒感受能有這麼多敏銳度,而孩子們可以在引導之中,當下體察自己,透過語言、繪畫表達出來。
塗鴉之後,我們一起做了 #練習深呼吸 的小玩具,像熱氣球一樣,一呼一吸,熱氣球就會膨脹和萎縮。玩得很開心。
最後,我與孩子一起討論,除了深呼吸之外,還有什麼事情,是孩子們在心情不好時可以進行,進而疏通自己的情緒呢?
為了這一堂課,寧寧老師自己做了兩個特別大的 #情緒選擇輪,除了文字,也畫上一些小插圖。當我拿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全部湊上來,非常喜歡這些選擇輪,看來圖文並茂的教材一直都是王道呢~我引他們想一想、看一看,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疏通情緒方式,並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選擇輪。
這是非常美好的一堂課,寧寧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徜徉在學習跟自己情緒在一起,感受自己的情緒,然後透過美麗的色彩,溫柔地、慢慢地,讓情緒釋放、流瀉、疏通。除此之外,也將自己舒壓的方式再拉開、拉大,選擇多,彈性也變大,就更不容易在自己的情緒中迷失,而茫然不安。
家長的諮詢時間中,我簡單分享了國小學童學習情緒的四個方向,分別是:
1️⃣教孩子認識與覺察自己的情緒
2️⃣教孩子學習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
3️⃣教孩子遇到問題願意提出來,絕對不能沈默
4️⃣教孩子遇到問題時,知道如何尋求幫助
學習情緒,不只是情緒的學習。情緒產生問題,更多時候是因為孩子遇到困難而不知道該怎麼辦。鼓勵家長,要用心關注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度過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挑戰與難題~
另外,小小地分享一下,這一堂課的孩子,其實是來自弱勢家庭,但儘管是弱勢,也完全不會掩蓋孩子的優勢。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天賦,我們對彼此的「相信與愛」,會讓每個人都能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得天獨厚。
祝福。
#苗栗山城
#苗栗區社福中心
#弱勢家庭優勢學習
#掌握情緒我最行
#親子情緒療癒課
#藝術治療情緒療癒
#圖像式學習情緒疏通
#情緒管理
#正向情緒教養
🔽孩子們都好專注上課,跟著寧寧老師一起練功
「全開描圖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小君的荒野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哪裡有便宜的描圖紙- 看板Sewing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全開描圖紙哪裡買的原因和症狀,PTT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 文山區-全開(A1)尺寸描圖紙及白報紙- 看板stationery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 全開描圖紙哪裡買- 林口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說描圖紙怎麼用呢?事實上很簡單喔!以下 ...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很好用的工具:布用描圖紙+ 描圖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打稿小技巧 做一張草稿複寫紙 描圖紙畫草稿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用水染描圖紙DIY手帳小月曆∣ How To Make a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全開描圖紙 在 用描圖紙保護作品的工法 - YouTube 的評價
全開描圖紙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選擇的教養方式,是北風還是太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總會有一些怎麼說怎麼教,總是擺脫不掉的惡習。可能是舔人咬人,可能是尖叫,可能是不肯收拾或是隨手亂丟東西。
蕃茄討厭我們說教或提點,常常一句話就當場翻臉,但是那些壞習慣就是明擺在那裡,身為父母又不能假裝沒看到,到底該怎麼辦才好?這兩週在課堂上的經驗,意外讓我對這件事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
我們的課程集中在每個禮拜三,總共有四堂課。第一堂是專題討論,第二堂是大組分享,第三堂是個案討論,第四堂是小組分享。
我今天要提的,是大組和小組的分享時間。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課程」,大小組的流程和形式相同,但是人數和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大組是四十五分鐘,全班四十人一起,加上三位老師;小組是一小時十五分鐘,只有十人,加上一位老師。
大小組兩段時間都是完全開放,沒有任何規劃。如果在教室裡,就是大家圍成一圈坐下來,在線上就是面對螢幕上的一格一格大頭,在這一段時間裡,憑自己的意願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回應別人的發言,完全自由,沒有任何強制性。分享的主題也沒有限制,只有不能做人身攻擊的大原則,所以當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完全無法預期。
我非常討厭我這學期的小組。
這學期,身在其中的我只能用「如坐針氈」來形容。這次的小組成員是「愛抱怨組」加上「容易被帶風向組」的悲劇性組合。之前在課堂外的時間,「愛抱怨組」就已經是經常性的到處對人噴發他們生活中的各種不滿,等進入小組,因為成員之間必須遵守保密原則,不能跟小組外的人透露分享細節,小組時間就變成最佳的「密室抱怨集會」。
整整一百零五分鐘的時間,每次就從「愛抱怨組」開始,口沫橫飛慷慨激昂地針對學校的課程,生活中的挫折,疫情開始之後系上應對的態度等等一一批評。氣氛炒起來之後「容易被帶風向組」就會加入,表達羨慕他們可以直率說出不滿。「愛抱怨組」被鼓舞之後就加碼繼續放炮,一路批哩啪拉到最後一刻我把通話切斷為止。
我是一個很喜歡發言,很喜歡跟別人交流想法的人,可是這個環境真的讓我好崩潰。
我不在意沈默。目前為止的經驗裡,曾經有過長達四十分鐘沒有半個人開口說話的尷尬場面,我覺得可以從中學習感受空氣中微妙的情緒變化。我也喜歡各種話題,之前的小組討論過「怎麼樣算是夠好的家長」,「大家對肺炎傳進英國感受到的不安」,「課程為什麼這麼難我好挫折」等等,我都覺得獲益良多。但是這個小組只讓我覺得好吵,好煩,大家都只想發洩,沒有人想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只想要有人互罵,只想要罵爽的,哪裡都去不了。
我其實很想大喊「不要再抱怨了!!長大一點好不好!!」,但是我一個人勢單力薄,也許反而會變成被攻擊的對象。而且規章上並沒有說「不准抱怨」,要這樣度過小組時間也是大家的自由,所以我只好安靜地崩潰著。
上週,專題討論的主題是「失去」和「哀悼」。課堂上談到「失去」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是非常具體的「失去親人」,「失去工作」,也有可能是很抽象的「失去對自己的認同」,「失去一種已經習慣的生活模式」,「失去一種可能的未來」等等。無論是哪一種,都有可能對當事人造成非常強烈的衝擊。
緊接著的大組時間,一位同學鮮少開口的同學說話了。他以平靜沈穩的聲調,告訴大家,今天的課程觸動他內心很多的回憶:在過去的某一個時期,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生活遭遇了很大的變化,無法承受現在,也看不見未來,幾乎決定要放棄這個世界。但是最後他還是留下來了,而且在之後發現,他會走進死胡同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沒有人發現他需要「哀悼」失去的安全感。
這段分享非常真誠深刻,一時之間全體被沈默籠罩,只有一兩個人簡短地跟分享的同學道謝。我覺得自己的心裡也有很多的東西被激起來,覺得想要回應,琢磨著該說什麼才好⋯⋯
這時候,「愛抱怨組」其中一人表示也想要分享他自己的「失去」經驗,然後就滔滔不絕地開始用激昂的聲調和言語表達他對作業評分方式的失望。緊接著另外一位「愛抱怨組」成員跳出來附和,一搭一唱表達強烈的不滿。老師們嘗試給出回應,但是完全沒有平息同學的憤怒,反而越來越高漲,最後變成好像在指控某人,然後突然間「時間到」,大組時間結束。這兩位同學的憤怒並沒有結束,一路維持到小組時間繼續抓狂。於是我再次經歷了更漫長,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憤怒洗禮,直到晚上八點,我把電腦螢幕闔上。
天啊。
我認真覺得受夠了。你們到底要抱怨到什麼時候才滿意呢?從學期初抱怨到學期末,從課堂外抱怨到課堂內,從大組抱怨到小組,從上禮拜抱怨到這個禮拜,所有的自由分享時間都被你們的不滿佔據了,還不夠嗎?
我氣得半死,覺得我的上課體驗整個都被毀掉了,怎麼可以有這麼霸道的人,總是想要搶話講,連一點時間都不分給別人。好不容易有同學分享了內心真誠的感受,你們一點也不尊重,只想著要快點抱怨你們內心的不滿。
我到處詢問熟識的同學對這個事件的想法。果然,很多人覺得不爽。有的覺得真誠分享的同學不受尊重,有的覺得他們有完沒完總是在抱怨,有人覺得他們是計畫好要毀掉整個氣氛,有的覺得他們是故意要羞辱老師⋯⋯。
很好,我有足夠的同伴可以當我的靠山,下個禮拜大組時間,我要第一個發言,讓「愛抱怨組」明白他們的行為已經引起公憤了,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行為,也不喜歡他們的發言,請他們自重,尊重這個大家共有的時間!他們一定會反駁,一定會跟我吵架,但是沒關係,我又不是沒吵過架,大家一次來把是非真理辯個清楚!!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在腦中反覆思考這個「開場白」到底該怎麼說的過程,卻開始感到猶豫。如果我真的站出來對幹,面對非常好戰的「愛抱怨組」,真的有辦法吵出一個結果嗎?而且其他同學嘴上說自己也很不高興,到時候會站出來分享真心話的人又會有幾個?遇到激烈衝突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安靜自保吧,那最後難保變成只有我一個人對他們有意見,整個會延燒到小組時間,接下來所有的日子都難過。可是我又真心討厭他們這種囂張的態度⋯⋯。
最後,星期三到了。大組時間開始,我等大家都準備好,全班的注意力到齊的時候,深吸一口氣,舉手表示我要發言。
「大家好,嗯,我有一些話想要說。」我停頓了一下,吞了一口口水:「上個禮拜以來,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一直覺得心裡有很不舒服的感覺。我反覆思考的結果,發現,是因為我錯過了上個禮拜回應A同學分享的機會。我不想再錯過,所以我想要一上課就把握機會好好說出來。我想跟A同學說,謝謝你的勇敢,跟我們分享了你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你的故事觸動我內心很多的地方,我還摸不清楚是什麼,但是他們一直在我心裡震盪著。你的分享充滿了力量,讓我非常感動⋯⋯」
我的手心在冒汗,一邊看見跟幾個跟我討論過這次事件的同學,在螢幕上對著我點頭微笑。我覺得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在我的發言結束之後,A同學回應我,感謝我把他的事情記在心上,他很高興自己決定跟大家分享這個經歷。緊接著,老師,同學,還有更多的同學,一一回應了我們這一段來回的對話,覺得這樣的交流很真誠溫暖,讓人很感動。
大組分享順利結束,討論完個案,吃完晚餐,我很輕鬆地準備好面對今天的小組時間。我知道「愛抱怨組」還是會抱怨,但是今天我不介意,我對於自己在大組發言的選擇很高興,我得到了很多正面的支持跟能量,我可以面對今天的負面轟炸。
但是,今天沒有人抱怨。
小組討論的一開始,就處於一種沈穩的氣氛。稍微嬉笑寒暄了一陣之後,這個令我崩潰的小組第一次,開啟了真正觸及內心的話題。大家分享了「想要保有自己的界線,卻被認定拋棄家人的壓力」還有「自己的身體,不符合自己文化的審美觀,所以被羞辱的經驗」。每一段分享都真誠深刻,結束的時候,每個成員都露出了被理解的微笑。
***
原本怒氣沖沖,想要跟同學來場正面大對決的我,為什麼最後放棄了這個打算,完全不提要「愛抱怨組」尊重大家的時間這件事?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在跟同學們反覆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激起我的憤怒的真正理由,在於「真誠分享的人沒有得到尊重」。如果是這樣的話,去數落那些同學,延續上個禮拜的戰場,完全達不到我的目的。我應該做的,是把我認為A同學應該得到的尊重還給他。
第二個原因是,在沙盤推演「愛抱怨組」可能會攻擊的方式,推敲我的防守策略時,我突然對這種廝殺完全失去興趣。我已經對他們佔據大小組時間非常厭煩了,那為什麼還要繼續給他們舞台,讓他們佔據更久的時間呢?他們使用討論時間的方式是否違反原則,永遠討論不出結果,直接把舞台搶過來,用我的行動改變發言的風氣,讓大家作選擇,才是真正有效的吧。
因此,我最終決定,完全忽略上週「愛抱怨組」的胡鬧,專注在表達我對A同學的感謝。而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決定,真的完全改變了大組發言的風氣,甚至連小組的氣氛都一舉翻轉了。
面對孩子的時候,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時常聽見「鼓勵的效果比處罰更大」,這一點我完全同意,我的經驗也符合這句話的描述。但是如果不是「處罰」,只是「提醒」也不行嗎?
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思考,即便是「提醒」,依然表示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想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慣「去除」。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跟蕃茄的衝突之後,我發現我一直卡在「明明提點已經很輕微,為什麼你反應還是這麼大」,但是真正的癥結點是「憑什麼你認為這個習慣不好,他就真的很不好?」
這件事情如果拉到大人對大人的狀況就很容易理解。就算我再怎麼討厭「愛抱怨組」的行事風格,他們其實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只是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做法而已。但是他們的抱怨一點道理也沒有嗎?也不是,只是多數人對那些事沒有他們那麼在意,而這並不足以成為希望他們「閉嘴」的理由。
回到親子關係來看,以「收拾玩具」這件事來說,我認為這件事情是「絕對真理」,其實是因爲我自己經歷過東西亂丟找不到的狀況,加上收拾環境被視為一種美德,更重要的是小孩會主動收拾對我比較方便。
但是一個 #人生經驗極淺的幼兒,東西時常找不到他也無所謂,美德這種東西他聽不懂,幫別人收拾會讓心情很阿雜這件事他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我等一下還要玩」是不用收拾的充分理由,其實是應該要獲得尊重的。如果我硬是認為「我活了這麼多年當然知道收拾比較好」,#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了。所以無論北風如何吹,旅人就是會把風衣拉得緊緊的,絕對不會放手。
所以,真正的解決之道,其實還是要「#看著孩子的優點,#讓他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吧。如果孩子愛打人,但是對哭泣的朋友很溫柔,就告訴他「我喜歡你對朋友很溫柔的時候的樣子」。當孩子一直被提醒自己的優點,隨時記得用自己好的一面生活的時候,他所累積到的人生經驗,也足夠讓他理解到「收拾玩具」的好處了吧。人性,總是喜歡接近光,接近溫暖的,我這次也親身體會到它的力量。太陽是否就是這樣讓旅人脫下風衣,改變他的執著的呢?
我想要往這個方向嘗試看看。
***
對文章有想法,想要參與更多討論嗎?
我開了一個 #完全匿名的塗鴉牆,#不需要註冊,#不需要審核,只要點進網頁按右下角的「+」就可以開始留言,可以簡單打個招呼,可以分享圖片音樂影片等等,就像是隨手拿張便條紙貼上你的感想這麼簡單,也可以清楚看到別人的留言。我也會把一些延伸的參考資料放在上面。歡迎來試試看: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e9eeneusdic3evu7
全開描圖紙 在 小君的荒野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育兒求生日記
#充實每一天
今天早上行天宮親子課,先是玩扭扭樂,手腳都打結了,再來拿張全開圖畫紙畫自己,首先躺在紙上,媽媽描出一個人形,像命案現場一樣,然後讓小孩自己創作。
再來去上次找到的隱藏版溜滑梯還有小舞台玩,接著去南港citylink 看鯨魚造景,還去公園曬太陽,最後去南港親子館玩沒玩過的油土,超硬,捏起來超累啊!
#不信你不累
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 文山區-全開(A1)尺寸描圖紙及白報紙- 看板stationery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過陣子需要用二張全開(A1)的描圖紙/白報紙以描圖, 請問文山區的書局或美術社,那家有單賣這樣尺寸的紙? 如文山區沒有,公館、古亭一帶若有,也請提供。 ... <看更多>
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 全開描圖紙哪裡買- 林口板 - PTT網頁版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請問林口哪裡有美術用品店? 想要買大張的描圖紙,還是書局也有賣那麼大張的嗎?謝謝--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63.40. ... <看更多>
全開描圖紙 在 [問題]哪裡有便宜的描圖紙- 看板Sewing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想請問大家在描版型時都是用
全開的描圖紙嗎?
金石堂一張35,微學館25元,
喜佳也要21塊,網購又要大量購買
,不知桃園或林口附近哪裡有美術
用品店?是否有較便宜可以買?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63.4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