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 葉丙成 Benson 教授的FB上看到這篇:
(https://www.facebook.com/pcyeh.NTU/posts/6832576873434619)
⠀⠀⠀
關於建議父母可以怎麼做,葉教授在很多文章與演講都有提醒,那些分享都很棒(也建議可以看葉教授的著作與新書:《無意良母》。)我想討論的,是文章的最後,說到:「建議爸媽先拆除心底的『鐵床』,身為兒女的也試著站在爸媽的立場多些著想;再加上有信任的師長或親友做為溝通橋樑,相信一切可以有圓滿的收場。」
⠀⠀⠀
⠀⠀⠀
我想說的是:當父母跟小孩在生涯的看法不同時,要讓彼此都不會不舒服,而且能互相認同,是很困難的事。
⠀⠀⠀
⠀⠀⠀
要做得到這樣,除了彼此有清楚的情緒界限與安全感,父母跟孩子都知道對方「不按照我的方法做,不代表不愛我」之外,父母要有辦法放下內心忍不住想為孩子負責任、擔心孩子受傷受挫的心情,才有辦法讓孩子去找尋自己人生的路。
⠀⠀⠀
⠀⠀⠀
而孩子,要有能力可以放下「我希望父母能夠認同我的選擇」以及「我的選擇一定要不能失敗」的這個壓力,才能坦然做出自己的選擇。
⠀⠀⠀
⠀⠀⠀
之前在一篇文章分享,在我三十歲決定從傳播轉諮商時,我媽媽是很焦慮的。很少質疑我選擇的她,甚至問了我一句:「你會不會之後又說後悔?」
⠀⠀⠀
⠀
她問的這句話,是重重一擊,也是我那段時間不停問自己的。畢竟,在很多人的眼中,三十歲,實在沒有太多出錯的機會。
⠀⠀⠀
⠀
我後來跟她說,我必須試,不然我擔心以後會後悔。
⠀⠀⠀
⠀⠀⠀⠀
說這句話不是中二,而是因為,我真的知道,如果年紀再大一點,我更沒有嘗試的機會了。這次的選擇,我做了許多評估,才下了決定;但我仍知道可能會出錯、會失敗,會發現這可能不是我想要的。
⠀⠀⠀⠀⠀
⠀⠀⠀⠀
但我仍相信,過程中,我會學習到更多探索與尋覓生涯的方法。
⠀⠀⠀⠀⠀
⠀⠀⠀⠀
我很感謝我媽媽,那時候她「忍住」了:忍住了滿腔焦慮,閉嘴一句話都沒說。我也很感謝我自己,我願意相信媽媽即使不認同仍然會愛我,就算她不肯定我,不代表我是錯的。
⠀⠀⠀⠀⠀
⠀⠀⠀⠀
畢竟,這是我的生命,我得為我自己負責,而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
⠀⠀⠀⠀
到了現在,我了解到:有些人生涯的路,是一開始定終生,很早就知道一生的方向與志業;有些人,如同我,可能需要花一生的時間慢慢找尋,而且會一直調整。
⠀⠀⠀⠀⠀
⠀⠀⠀
我想起有次我去醫學院演講時,一個同學跟我抱怨:
⠀⠀⠀⠀⠀
⠀⠀⠀
念醫學院的他,想要輔系或雙主修文學,但父母說他「玩物喪志浪費時間」,很不認同他的選擇。他非常生氣,覺得父母「情緒勒索」,問我該怎麼辦。
⠀⠀⠀⠀⠀
⠀⠀⠀
我好奇地問他:「學校要修輔系或雙主修,需要經過父母同意嗎?你應該滿二十歲了吧?父母是不准你去選嗎?」
⠀⠀⠀⠀⠀⠀
⠀⠀⠀
他回答,不需要父母同意,他只是回去跟父母商量時,父母的反應讓他覺得很挫折。嚴格來說,他真的選了,大概父母也不能怎麼辦,只是可能會一直唸。
⠀⠀⠀⠀⠀⠀⠀
⠀⠀
我點點頭,告訴他:「真的會很挫折,你一定很希望父母能夠支持你的選擇。不過,父母跟你是不同生活背景、跟你是不一樣的人,他和你會有不同的看法與選擇,其實是很正常的。
⠀⠀
如果今天他們會在你交出輔系申請單時,衝去學校把申請單撕爛,那是另一回事;但如果他們只是不認同你的選擇,這件事卻這麼影響你,你可能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
⠀⠀
一、⠀為什麼我這麼需要父母的認同與肯定?是根本上他們真會干涉我的選擇,還是他們的不肯定對我有什麼影響?我其實很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同?
⠀⠀
⠀⠀
二、我這麼想得到他們的認同,會不會是因為我對這個選擇也有點猶疑?擔心自己選了可能影響自己主業的功課,擔心自己做錯選擇?所以才希望找父母一起來背書,至少有問題的時候,有人可以支持我、鼓勵我的選擇?
⠀⠀
⠀⠀
在這部分,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
⠀⠀
⠀⠀
身為父母,即使不認同子女的選擇,願意給空間,願意讓孩子可以嘗試,即使失敗仍然對他的人生有幫助、有學習,於是可以支持與討論,是一件很棒的事;身為子女,做出選擇,代表我們要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需要評估做這個選擇之後的現實與未來,思考完整之後,再去與身邊的人討論分享。
⠀⠀
⠀⠀
如果你已經想得很清楚,聽到對方給你的否定,你可能有能力再試著了解他的擔心是什麼,試著再修正你的執行方法,這其實不會影響你的決定,卻會幫助你前往夢想的路執行策略可以更完整。
⠀⠀
⠀⠀
有時如果你正在猶疑,對方的否定,可能反而很容易讓你覺得生氣、憤怒,覺得被否定,因為你自己也不太確定這個選擇對或不對,他只是說中了你內心最害怕的事情。
⠀⠀
⠀⠀
如果你不在乎他們的認同,他們念其實不太能影響你;但如果你在乎、或覺得被唸很煩,可以試著去理解並且跟他們說明你的決策過程,有些父母的擔心是因為不理解,而不是真的想反對到底。
⠀⠀
⠀⠀
當然,用過激的手段逼迫孩子選擇父母想要的未來,這兩邊必須付出的代價與對關係與孩子的傷害,其實遠比想像得還大;而我一直覺得:父母願意放下內心對安全感的渴求,願意給孩子空間、營造出孩子可以選擇讓自己有自主性、可以有幸福感與熱情的生涯與生命選擇,是父母一輩子最困難的課題。
⠀⠀
⠀⠀
卻也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
⠀⠀
附註:
⠀⠀
⠀⠀
有不少朋友在留言區回應:「我頭腦知道要放下,但我做不到QQ」。
⠀⠀
⠀⠀
這篇文章,我雖然有談一點爸媽可以怎麼做,卻分享了更多孩子可以怎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一直討論父母,卻困在無法與爸媽心理分離的狀況,是一件很無力的事情。
⠀⠀
⠀⠀
因為,或許有些父母可以看了一些不同的文章與言論,而有一些不同想法、願意調整,但有些人仍然不會改變。身為孩子,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做的很少、需要父母改變才能達成時,被父母錯待的痛苦固然需要要被看見、被接納,於是當下感覺比較舒服,但若變成了無解的抱怨時,緊接著,我們會感覺到的是對自己生活與生命的無力,因為我們的一生,似乎注定著都會被對方影響、無法有任何改變。
⠀⠀
⠀⠀
情緒處理上最痛苦的,有時不是問題沒有解決,而是我們沒有選擇。
⠀⠀
⠀⠀
當我們希望能做不一樣的選擇、生活能更讓我滿意的部分,這些居然都得靠對方的改變才有機會達成時,那是非常辛苦的。
⠀⠀
⠀⠀
「放下」不是容易的事,而是我們在長大過程中,可能必須一直去考驗自己的過程。如果可以,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的「放不下」,也願意給自己機會,慢慢覺察自己放不下的是什麽,可以幫助理解自己,也比較有機會能跳出這個困住的迴圈或多一點選擇。知道但做不到的時候,是很適合靠近、陪伴、理解自己與情緒的時候。
⠀⠀
⠀⠀
做這樣的練習,鍛鍊自己與父母的分離程度,#我們才有機會把自己的自主權拿回來。有一天,我們或許會發現,原來我長大了。
⠀⠀
⠀⠀
過去那些會影響我心情的事情,現在雲淡風輕,我可以更堅定地做自己的選擇時--
⠀⠀
⠀⠀
我會把它稱之為「肚臍眼的勝利」,當你發現別人的聲音越來越難影響你,代表你不再只聽別人的聲音,你終將能夠站在你自己這一邊,跟自己同一國,聽自己的聲音、做自己的夥伴時,你會發現,你能得到的力量與支持,比你想像都大。
⠀⠀
⠀⠀
⠀⠀祝福大家。
⠀⠀
⠀⠀
照片來源:性格鬍子教授 葉丙成 Benson
⠀⠀
⠀⠀
也請大家多多支持葉教授與賴曉妍作者的新書:《無意良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0的網紅黃昺翔官方專屬頻道 Sean H.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的頻道/Subscribe my channel ►https://pse.is/ETCMN 黃昺翔 ___你在幹嘛 專輯介紹 「你在幹嘛」的專輯製作是一個自我省思的過程,在創作中解構自己、找尋自己、捨棄自己、拼湊自己、再找回自己。昺翔說:「製作這張專輯最大的收穫應該是丟掉了許多的包袱。」...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黃昺翔官方專屬頻道 Sean H.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 Preskúmať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評價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Facebook 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整理 - 闕小豪 的評價
- 關於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追射手女聊聊射手座(・∀・) - 星座板 - Dcard 的評價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黃昺翔官方專屬頻道 Sean H.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的頻道/Subscribe my channel
►https://pse.is/ETCMN
黃昺翔 ___你在幹嘛 專輯介紹
「你在幹嘛」的專輯製作是一個自我省思的過程,在創作中解構自己、找尋自己、捨棄自己、拼湊自己、再找回自己。昺翔說:「製作這張專輯最大的收穫應該是丟掉了許多的包袱。」耗時將近一年完成的作品花掉最多時間的不是創作,而是找尋。
當身邊的人著急地問著、催促著專輯進度的時候,縱使昺翔自己也著急,但他卻不改樹懶性格一樣慢慢來,他告訴身邊的人他想把生命的某一段時間奢侈的浪費在找尋自己,因為只有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才會走向正確的方向即使路上蜿蜒崎嶇也能堅定不害怕。他試著向自己提問、向他身處的環境提問、承受著別人對他的提問,當他全然接受所有的問題才能找到答案繼續下一個旅程。
在專輯中收錄的一首英文創作以及一首台語創作,都是他所熟悉的語言,他覺得創作因時因地因心情因感受而生,沒有甚麼限制,自己的作品自己決定性格。如果你仔細聽,你會在每一首裡找到「你在幹嘛」,而後面接的可能是問號、可能是驚嘆號、可能是刪節號。
數位平台/Full Album Now On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9sBaTLMA26khEbsf5CsAT
KKBox
https://kkbox.fm/wa3PAY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E4%BD%A0%E5%9C%A8%E5%B9%B9%E5%98%9B/1472425687
►黃昺翔 Sean H. 官方FB臉書粉絲專頁/FB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eanHuang1212
----------------------------------------------------------------------------------
不哭
演唱:黃昺翔 詞:黃昺翔 曲:黃昺翔 編曲:黃昺翔
配唱製作:蘇通達
TikTokTikTok 時間催著
快點長大 卻沒留下線索
長大要幹嘛
眼睛閉上 試著幻想
未來的我 生活過得怎樣
哪些話想對我講
我說
天空變得很灰
那就學會去期待
下個藍天
太陽會再出現
就算感覺疲憊
回頭眺望你走了多遠
風景多美 想飛
那就飛 不哭
用力地奔跑 不苦
勇敢地尋找 不哭
沒 有 走到也要讓自己忘不掉
這一切 不苦
更用力的微笑 不哭
感受每個心跳 不苦
努 力 地畫下自己存在的記號
夢想不苦不苦不苦
所以不哭不哭不哭
他們不酷不酷不酷
Don’t cry Don’t cry
不要害怕 他們說的
世界多大 至少你還握有
一把吉他
放下偽裝 他們說的
關於夢想 沒有那麼複雜
我願一直聽你唱
如果
天空變得很灰
那就學會去期待
下個藍天
太陽會再出現
就算感覺疲憊
回頭眺望你走了多遠
風景多美 想飛
那就飛 不哭
用力地奔跑 不苦
勇敢地尋找 不哭
沒 有 走到也要讓自己忘不掉
這一切 不苦
更用力的微笑 不哭
感受每個心跳 不苦
努 力 地畫下自己存在的記號
逆著風 覺得痛 無力的向下墜落
是否我 太執著 呼吸都變得失控
無限放大這個美夢
縱容我叛逆的節奏
任那失落的寂寞在錯誤的藍圖上燒出一個黑洞
倘若現實不能包容
理想和夢想不能相同
至少 讓我從絕望到徹底的虛幻的世界裡醒來之前
見過一道彩虹
那就飛 不哭
用力地奔跑 不苦
勇敢地尋找 不哭
沒 有 走到也要讓自己忘不掉
這一切 不苦
更用力的微笑 不哭
感受每個心跳 不苦
努 力 地畫下自己存在的記號
夢想不苦不苦不苦
所以不哭不哭不哭
他們不酷不酷不酷
Don’t cry Don’t cry
特別感謝 場地協力 宜蘭米蘭穀堡民宿
導演/Director 郭宗瑋
攝影/Camera 詹前俊
跟焦師/Focus 廖英源
攝影助理/Camera Assistant 劉濱鴈/王丞宇/盧伯翰
製片/Production 游克勤
製片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 王浩權
燈光師/Gaffer 游凱翔
燈光助理/Best Boy 王彥傑/徐鉦淯
場地協力/GD Studio
器材協力/Equipment 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車輛協力/Transportation 永笙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調光/Colorist 阿Ben
髮型/Hairstyle 王子鍵Roy @ Cubex
化妝/Makeup 李凱潔
平面宣傳/Promotion 洪書傑
GuAtMusic 很會音樂
EndlessJoy 無限美好文創娛樂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下列何者為可接受的後製研究圖像方式? 1, 研究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去使用到別人的理論、概念、想法和文字,但是該如何 ... ... <看更多>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Facebook 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整理 - 闕小豪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但每天來發問的人實在太多了,就算我不眠不休的回答也回答不完,由於我工作外還有在寫部落格,幾乎每天醒著的時間都是在工作、寫作、回答問題,已經好些年 ... ... <看更多>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在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 - Preskúmať | Facebook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explore #不能急著一直找別人的正確答案來放在我身上at Facebook. ... 我想討論的,是文章的最後,說到:「建議爸媽先拆除心底的『鐵床』,身為兒女的也試著站在爸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