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NEST 裝置都會加入智慧家庭連網標準 Matter 各大品牌物聯網裝置全互連成真
by Mash Yang 2021.05.21 09:53AM
在Google、亞馬遜、蘋果、三星等業者提出物聯網規範,可以透過Matter連接標準橋接,更代表使用者日後不用擔心家中使用物聯網裝置是否相容,以及是否基於相同連接標準,基本上都能彼此連接,並且直接使用特定操作功能。
將能與更多裝置連接互動
在Zigbee聯盟更名為「連接標準聯盟」 (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CSA),並且宣布推出與亞馬遜、蘋果、Google共同制定的智慧家庭連網標準Matter後,Google宣布Android裝置與NEST系列裝置都會加入支援此項連接標準。
不過,Google尚未透露正式開放支援時間,但意味日後更多Android裝置與NEST裝置將能與更多物聯網設備連接,同時未來也預期能與蘋果、亞馬遜旗下聯網裝置連動,另外也能與三星提出的SmartThings設備連接。
而在Google、亞馬遜、蘋果、三星等業者提出物聯網規範,可以透過Matter連接標準橋接,更代表使用者日後不用擔心家中使用物聯網裝置是否相容,以及是否基於相同連接標準,基本上都能彼此連接,並且直接使用特定操作功能。
目前加入連接標準聯盟成員數量,已經累積至超過350家品牌廠商,並且包含3000個以上會員數量。至於首波對應Matter連接規範的產品最快會在今年底前陸續問世,類別涵蓋照明、電力控制、門鎖、空調、安全感測元件、窗簾、無線路由器等電子設備。
附圖:照片中提到了70、0リリッ、ノッッリッ,包含了Google Nest商店、Google Nest Hub Max、Google Nest、Google Nest Hub、家庭自動化
資料來源: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61787?fbclid=IwAR3QYXdGeubwrwEZTLF4V6gU45TGDXHbtuXxxU7OjmSL3_cHzHzOYseEfzc
zigbee 感 測 器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KEA是怎麼做智慧家庭的呢?三分鐘了解IKEA是怎麼做智慧家庭~(全文請看 http://bit.ly/3vgmiBt)
#IKEA的情境按鈕與人體感測器也加入蘋果HomeKit
#ikeahomesmart #IKEA #宜家家居 #宜家
IKEA這些年來顛覆了居家產業,這次也準備來顛覆智慧家庭進入家庭的方式。
IKEA 智慧家庭的全名是 IKEA Home Smart,而不是常看到的 Smart Home,是的,揚棄了被用了幾十年也快被一些賺快錢的SI搞爛了的 Smart Home,強調宜家的切入點是「Home 家庭」,而不是與絕大多數的智慧家庭產業強調在「Smart 智慧」這個字的上面,宜家認為智慧家庭最後終歸是走入家中,從家庭的使用場景出發,一方面也是由於宜家最擅長的就是設定場景,相信大家逛 IKEA 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被一間間的家庭各式場景所融入,不自覺的就把某個情境擺設放入了購物車,或者收入腦中正在規劃的新屋擺設之中。
雖說 IKEA 用場景銷售與 DIY 概念顛覆了居家產業,但是同樣的套路擺到智慧家庭市場來就能解救蒼生嗎?當然不是。與居家產業的不同點,在於傢俱每個人都可以組裝擺設(至少照著IKEA展示間擺起來不會差很多),DIY 不了也有到府組裝服務,擺了也不至於不能用,但智慧家庭不然,在不同的場域、不同的 2.4G 干擾程度需採用不同的無線協定產品組合、不同家人使用習慣、不同的應用場景,都需要用到不同的產品功能、情境設定、自動化規則定義,再加上三不五時網路不穩定,客戶第一通電話就是打到智慧家庭服務商尋求協助,林林總總的售前售中售後複雜度都不是居家產業可以比擬的,相信 IKEA 之後也會在同樣的問題遇到瓶頸。
IKEA 在居家產業的銷售模式,就是用一幕幕的居家情境帶動高CP值產品引導用戶回購,相信在智慧家庭這邊也會採同樣做法。IKEA Tradfri Gateway (Bridge HomeKit) 也通過了 Apple HomeKit 認證,可以帶著 IKEA Zigbee 智慧週邊裝置進入蘋果智慧家庭生態系之中。包括了最近加入 HomeKit 行列的情境按鈕(USD9.99)與人體感測器(USD14.99),這是IKEA在智慧家庭產業的策略…
#IKEA不做平台只做最受歡迎的商品與裝置
除了平價家具、居家用品和北歐食品,IKEA 的智慧家庭成員包括了原本IKEA在居家的長銷品項,包括了燈飾、窗簾和插座等,也包括了與 #SONOS 合作的智慧音箱、情境按鈕、人體感測器等智慧家庭入門裝置,相比起其他智慧家庭系統,IKEA 提供的產品類別更居家化,售價也親民。
從一天使用最多的LED燈具與插座導入,簡單的開關覆蓋大多數的使用場景,接著就是音樂與窗簾百葉窗,而情境按鈕 (Shortcut Button),預計也會同時把 IKEA Home Smart 整個打包帶入宜家賣場的線下展示間中,而最終,我始終認為,IKEA 目前肯定有上百個 User Experience 專家,正在構思著數百個居家情境,把各式各樣的傳感器置入各種房間的傢俱、廚具、小家電之中,這邊才是 IKEA 無敵的舒適圈,也是其在智慧家庭產業後來居上的終極武器。
最後提到 IKEA 在無線充電這邊押寶了Qi,而兩年之後當蘋果 iPhone 也加入了 Qi 的陣營後,立即確立了無線充電的霸主地位,而這一次,IKEA 壓在了 ZigBee 這個有悠久歷史的無線協議之上,同樣的比谷歌、蘋果、亞馬遜這三家聯合 ZigBee 聯盟共同推動的 CHIP (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 協議早了幾年,而 IKEA 也是這項目共同發起人之一,而這次宜家會不會又一次的壓對寶呢?還是 IKEA 本身就是造就趨勢的臨門一腳呢?
#智慧家庭是一個系統不是單品銷售!
雖然很多品牌想把產品切開當單品來販售,但是一個接一個的購入配對進入系統中才是智慧家庭的常態,消費者要買的時候未必一定要買領導品牌,但是選擇一個有心「在地化」做長久服務的智慧家庭品牌,而且願意以及有能力與各種國內外聯盟協議接軌的品牌是必要的,IKEA 無疑是最有機會與信賴感的智慧家庭品牌之一。
而國內廠商要思考的是,迴避來自大廠的競爭,還是打不過就加入?不管怎麼樣,這都是必須深思的題目。IKEA的產品發展策略值得品牌公司仔細研究。
---
www.smarthomela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
#智慧家庭 #智能家居 #smarthome #智慧城市 #smartcity
zigbee 感 測 器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經歷了多少物聯網技術的“洗禮”?
來源:物聯傳媒
作者:市大媽
導 讀
從食材到上桌,技術保障從未離開
以往,年夜飯更願意選擇堂食或者包間預訂,然而今年的年夜飯市場正發生新的變化,多地鼓勵餐飲企業提供訂制化年夜飯外賣、團餐預訂配送服務、半成品年夜飯走紅。
在疫情仍在肆虐的特殊時期,人們對於年夜飯有了更多的講究,不僅要求地道,更加要求食品的安全:外賣來源哪裡?餐品是否可追溯?用的材料安全否?加工過程可靠不?……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是當下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而食品可溯源這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消費者的焦慮。
特殊時期,食品可溯源成為重中之重
提到溯源,可能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應用各種高科技技術手段來完成。其實不然,早前手工紙質記錄也可以是一種溯源手段,隨後又發展成可以利用電腦等工具完成這一過程。
只是這些傳統食品安全監管所採用的登記辦法,不僅加大了經營成本,而且索證環節存在漏洞,手續繁雜,且不便於保存、查找。傳統追溯系統在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後雖能溯源,但大多是事後懲罰,實現不了食品安全監管的目的。
食品溯源的本質是餐飲企業通過電子追溯系統將訂單、採購、出入庫、財務、統計等進行統籌結合,將追溯融合到日常管理中,自動記錄關鍵資訊,才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時,大幅提升效率。
如今我們對於溯源的認知則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在這兩年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食品溯源是一種可以對產品進行多方位追蹤的追溯系統,可以通過追溯系統清楚地查詢從原料生產,到採購,到生產以及銷售等,還包括儲存和服務等環節的統一管理、查詢。從而可以實現“追溯源頭、流程監控、查詢資訊、認定責任、產品召回”等功能。
食品溯源中涉及的物聯網技術
而今,通過物聯網技術可對食品生產各環節進行即時監測,及時進行糾正,從本質上改變食品溯源的方式。
• 感測器技術
不論是感測器還是智慧設備的運用,通過設備採集資料是連接物理世界和資訊世界的重要紐帶,運用到食品溯源中,可以實現對所需資料的有效採集,包括檢測動植物的生長情況和各類指標。
• 自動識別技術
自動識別以電腦、通信、電氣技術為基礎,應用相關的設備,能夠在無接觸的情況下自動讀取物體的電子編碼資訊,並與原有資料進行對比,從而識別物體,並具有編碼唯一性。常用的自動識別技術有條碼,RFID,IC卡及模式識別等。
• 無線通訊技術
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感測器信號的測量與傳遞,一般應用在監測系統與控制系統中作為前端的信號來源,目的是自動感知被測控物件的資訊,並將感測器資料傳輸到處理機構或者相應的電腦資訊設備。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無線通訊技術,如NB-IoT/LoRa/Zigbee/藍牙/WiFi/4G/5G等,在合適的食品溯源相關應用場景下都有其用武之地。
• 定位技術
在食品溯源應用中,通過定位資訊可以檢測產品的生長環境,尤其對於地域要求較為嚴格的食品,例如陽澄湖大閘蟹,通過定位信息,可保證該食品生長過程中地理位置的真實性,以杜絕仿冒。此外,在整個供應鏈中流動的資訊也進行即時上傳,運用定位技術可解決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準確跟蹤與即時定位問題,保證食品運輸過程在可控範圍內。目前,GPS定位、北斗衛星定位、基站定位等也都將能找到其在食品安全當中合適的應用場景。
• EPC全球產品電子代碼體系
食品溯源系統利用產品電子代碼技術,把所有流通環節,包括生產、運輸、零售等統一起來,組成可查詢的EPC物聯網,實現對食品的追溯。
區塊鏈與AI技術加持
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最近兩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因其防篡改和資料即時共用的特點,市場開始意識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的分散式帳本,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食品追溯受到重視。
食品溯源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商戶經營者、市場開辦者、監管部門的市場准入、日常檢查和監管以及檢驗檢測、稽查執法等可公開的資訊上傳至區塊鏈上,所有資料自動生成電子標籤,相當於每個主體責任人上傳的資料都加蓋了“公章”,目的就是落實溯源管理,做到精准溯源和責任界定。
基於區塊鏈農產品溯源系統邏輯圖
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將區塊鏈應用到食品溯源應用的案例,例如:
• “第一批區塊鏈認證大米”已在京東銷售。
• 區塊鏈“步步雞”,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後,就能看到這只雞的產地、什麼時候入欄,什麼時候出欄,走了多少步,活動軌跡等。
• 沃爾瑪旗下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商店啟動「2020 年品味山姆」活動,首次在商品中展示通過山姆區塊鏈可追溯平臺為會員提供食品溯源服務,顧客可以通過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瞭解商品資訊、批次追溯資訊、原材料檢疫報告、加工流程檢驗報告、生產所在地、供應商資訊等。
此前,一份針對食品溯源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基於“區塊鏈﹢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每年可為全球食品行業減少約700億美元成本,同時創造高達470億美元的收入;預計至2027年,全球每年將有價值3000億美元的食品經由區塊鏈溯源。
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再結合AI票證識別技術,可以對區塊鏈上留存的票據等資訊進行真實性和有效性排查,通過篩選預警異常票據、建立問題發現風險庫、協助監管人員及時排查隱患等方式,將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雖說有了區塊鏈與AI技術加持,看起來似乎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食品溯源的問題,但實際上,食品溯源存在一些痛點,例如成本、可信的流程和基礎設施。
首先,成本是阻礙食品行業建立溯源系統的關鍵“瓶頸”。從目前現實的情況來看,一個溯源系統所追蹤的物品必須是高價值的,因為溯源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需要不菲的資金投入,而食品價值並不高,一個商家針對食品建立溯源系統時一定會打好算盤的,因此在所有品類的食品中全面鋪開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其次,食品溯源還需要可信的流程。再好的技術,流程不可靠,也不可能完成。即便上了不可篡改的區塊鏈系統,仍然只能保證儲存的資料不被篡改,但是無法保證上傳資料的真實性。
最後,食品溯源還需要完整基礎設施的支援。食品如果要溯源,必須從頭開始,這可能意味著從種子培養到栽培、收割、處理、輸送、批發、零售等環節都需要溯源。如此一來,溯源監管的範圍就很大,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所需時間就很長,涉及的產品就很多。
不過,儘管挑戰頗多,但機遇也在招手。
話題再回到年夜飯上,從前文來看,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每樣食材從最初的養殖、培育開始,到最後出現在餐坐上,可能經歷過了不少物聯網技術的“洗禮”。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5ODQyMA==&mid=2651245391&idx=2&sn=d2f5702ad6fd00d07a15c70484e32015&chksm=bd4444348a33cd22de40d47424e1fb697192bc683ddd38fd8baad8278b6d87997544d3465d20&scene=132#wechat_redirect
zigbee 感 測 器 在 PXA310 Android & ZigBee 感測網路控制演示 - YouTube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 的各個 感測 網路節點可以經由Android介面進行控制。另外,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連線到PXA310,進行遠端控制。本範例為連結遠端節點的溫度感應 器 , ... ... <看更多>
zigbee 感 測 器 在 米家智能討論-zigbee門窗感應器狀態異常 - Mobile01 的時間交通和停車住宿
請問這裡有玩米家跟homekit智能家居雙系統的嗎?很難理解為何會發生烏龍關燈?條件是落地窗關且感應無人在客廳才關燈。查看米家的門窗感應器顯示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