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矽谷投資地圖系列】2018年1月矽谷投資風向掃瞄
根據Crunchbase資料,
2018年1月共有58家總部設於矽谷地區的企業獲投,
已揭露之總金額達22.2億美元,
在投資件數與金額上皆高於前一個月!💪
主要原因在於今年1月24與25日公布的兩筆投資案:
1⃣提供線上營建/裝修服務的Katerra
獲得由日本軟銀(Softbank)領投的8.65億美元D輪募資,
Katerra所提供的全棧式營建與裝修服務,
除了包含傳統建築工法外,
更提供智慧建築相關產品。
2⃣以及雲端數據儲存與分析公司Snowflake
獲得由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等三家創投
領投的2.63億美元的E輪募資啊!🤗
從獲投件數來看,
1⃣企業應用領域募資件數11件
2⃣生技與健康醫療領域,獲投件數9件;
3⃣金融科技領域,獲投件數6件。
文章最後也有列出一月份企業收購的狀況喔!
💡https://goo.gl/omfuLW
#亞洲矽谷#投資#風向掃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oftbank crunchbase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文茜的世界周報》2015赴MIT做相關系列報導 至今全球已有17個國家將“程式編碼”列入小學課程 西方有股神巴菲特 東方則有投資之神孫正義擁抱人工智慧 從機器人到生物科技 投資阿里巴巴獲利2900倍成為日本首富】
8月8日一家名叫Roivant生物製藥公司正式宣布,獲得了11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其中絕大部分都來自孫正義領導,設立的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8月10日軟銀願景基金宣布,投資印度電商公司(Flipkart Ltd),7月26日,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軟銀已經入股掃地機器人製造商iRobot。
今年六月,孫正義才買下Google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波士頓動力公司是以擅長開發雙足和四足機器人,他們的機器人能跑能跳,可在雪地和坡地行走,能夠搬運重物,可進入危險的戰爭現場,和災難現場。
軟銀孫正義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金主,他的創投基金規模已經是1/5個台灣的GDP,近1000億美元。
根據Crunchbase的資料,截至目前,2017年軟銀已進行了25筆投資,這個速度遠遠超過軟銀2016年及2015年的資料,孫正義是創投界的傳奇人物,他的投資眼光精準,過去的獲利高達45%,還勝過股神巴菲特。
曾經有人笑說孫正義是去看過未來的人,在1995年軟銀就以2億日圓投資當時還在車庫發展的雅虎公司,獨具慧眼,孫正義在1997年和楊致遠一起到中國萬里長城觀光時,認識了馬雲,而且5分鐘就決定以2000萬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公司。
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在14年後變成580億美元,而這筆投資,也讓孫正義成了日本的首富,我們希望能透過阿里巴巴,和淘寶網的協助,找到進場(大陸)的契機。
孫正義似乎已經投資上癮,日前在軟銀年度大會上,孫正義說未來讓他激動,感覺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這種「不願意浪費時間」的緊迫感,從今年軟銀的投資數量便可看出。
孫正義說未來讓他激動,那麼他所看的未來又是甚麼呢,他所看到的未來又是甚麼呢,孫正義認為在未來30年裡,超級智能一定會誕生,超級智能就是比人聰明無數倍的機器人,到時候,所有的事物都將互相連接,超級智能走進雲端,走進自動駕駛,走進醫療,客戶服務,工業等領域,人類的生活即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孫正義舉例,圍棋上,Google的Alphago 實現 60 連勝;藝術上,人工智慧可以繪畫製作;醫療上,人工智慧對惡性腫瘤的正確檢測率比普通醫生提升50%;工業產業上,工業機器人讓生產效率提升3倍;透過人工智慧對交通數據的分析,也改善了 25%的交通堵塞狀況,美國的 Uber 和中國的滴滴都實現了共享出行,解決了大量交通的問題。
孫正義說我們不該害怕機器人,而是和機器人聯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攤開孫正義近年來的投資,可以看得出,人工智慧、共享汽車、無人車、物聯網、電商和最上游的人工智慧和無人車晶片設計,是他的7大投資重點。
孫正義說「真正的淘金熱即將拉開序幕」,孫正義如此形容IT產業湧現的創新浪潮。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人工智慧(AI),將「重新定義所以產業」。
「在創新工場,我們已經募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投資人工智慧,日本軟銀更是啟動了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超過4 50年的IBM微軟,和近代的GOOGLE FACEBOOK等科技巨擘,都相繼宣布自己是人工智慧公司,」創新工廠創辦人李開復。
孫正義說未來或者在30年內到來,光是想像就令人興奮,「軟銀的願景基金不是要以一種特定的技術、商業形態或品牌來征服世界」,孫正義說,「而是懷著相同願景的人走在一起,開啟變革」,現在,以電信營運起家的軟銀儼然已成為人工智慧、物聯網資本的化身。